第二十六章 文学交流会-第3/4页



    想到此处,肖长安脸上不由的充满希冀之色,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用功读书的信心,誓要考中秀才,光宗耀祖。

    “长学兄,快来坐!”李志远望见陈长学的到来,站起身来,两人互施一礼,随后陈长学便坐到李志远一旁。

    此时肖长安朝着自己身后的肖成道,“成儿,看到陈夫子受人尊敬的样子了吗?你以后读书读好了,考上了秀才便也可以向陈夫子一样开设私塾,受到更多人的尊敬。”

    后面的肖成似懂非懂,木讷的点点头,望了望坐在主位上面谈笑自若的李夫子和陈夫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考完了童生就可以考秀才了吗?”肖初朝着肖长安问道,他对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些了解,不过不太全面,想要听肖长安详细说一说。

    肖长安也不知道肖初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到问这些问题,见到他一脸渴求的样子,随后便开口说道,“在我们大夏国,科举考试的等级被分为四等,分别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只有中了举人和进士才有资格做官,而中了秀才的人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诗书,考取举人,也可以会家乡开设学堂,教授学生。”

    肖初轻轻一点头,这里的科举制度与自己的认知相差不多,也算是很好理解,看来眼前这两位老先生便是选择回乡开设学堂的秀才了呀!

    正在两位先生聊天间,楼下再次走上来一位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城北私塾的顾长卿,身着一身淡紫色长袍,朝着二楼众人望了望,直接走到李志远与陈长学一旁,朝两人道,“陈兄,李兄,久违了,没想到两位兄台来的如此之早。”

    “我们也是刚到,长卿兄请坐。”

    顾长卿坐在两人的一旁,很是自然的便坐了下来。

    见此情景,肖初一叹,读书就是好啊,看来在古代的规则还真是学而优则仕。

    现在的肖初正在盘算着自己要不要去考一个秀才什么的,要不然好像在这个时代混不开,不过片刻之后,肖初便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想让自己去读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还真是有点难度呀。

    “陈大人到!”

    听到小厮的一声吆喝,二楼之中众人尽皆站起身来恭迎楼下那人,就算是坐在主位上面的三位夫子也跟着站了起来。

    陈大人走上来,巡视了一眼众人,一笑道,“诸位不必拘谨,我今天就是来凑个热闹,快坐下吧。”

    随后陈大人与三位夫子相互施礼,然后便坐在主位上面,望着三人道,“三位,我今天来主要就是想要看看这新春文学交流会的盛况,你们只管做你们的事情,就当本大人不存在便是。”

    这位陈大人自然便是定远县的县令,陈元年。想当初他也通过层层考试,从童生考到秀才,随后又中了举人才有了这个做官的机会。

    三人听到陈元年的话,微微点头,望向众位书生,由年纪最长的李志远首先开口道,“各位学子们,欢迎你们参加今天的新春文学交流会,希望你们在交流会上面都能够有所斩获,不断提升自己。”

    随后陈长学便站起身来,道,“此次的文学会便由我来主持了。”

    陈夫子也不客气,站起来朝这众人施了一礼,道,“此次新春文学会的举办宗旨便是要加强定远县读书人的交流,使大家在交流会上面都能够获得学问,得到提升,在交流会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对于读书的看法与想法。为了保证此次新春文学交流会圆满成功,我们特意邀请到了知县陈大人,请陈大人在后续的才学比试环节中担任评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