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英雄成特务.兄弟情义真-第2/3页



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他有难言之隐。

大哥还叮咛我,为了静文的安全和将来,马上离开现在的货栈,彻底的与过去的人断绝往来。重新找份新工作。

我听大哥的话,回去就辞了货栈的司机工作。

年底,我爸爸安排我去兵工署九零厂。

一晃十年过去。

就在思宁满月的那天,刚下班就见大哥大嫂在工厂大门不远的角落里招呼我。

我高兴坏了,拉着大哥就往工厂附近的酒馆里奔。

大哥不去工厂附近那家酒馆,带着我到了街里一家饭馆。

我知道大哥谨慎,担心遇到厂子里的人。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有往来。

我们都很兴奋,大哥大嫂看起来也很高兴。

只是我听大哥喊大嫂叫‘磬音’。大嫂过去不叫这个名字啊,我知道大嫂姓夏。

心里猜这是改名字了,大哥大嫂必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大哥那时候叫什么名字我就没好在问。

大哥极是信任我,小声告诉我:他在奉阳市机床工具厂当一名修理工。

家住北市场的大杂院。

桌上我们三个人喝了不少酒。

大嫂拿出一对十二生肖的金手铃、金脚铃。

小金铃外面分别雕刻的十二生肖,生动活泛纤巧精细。

小指甲大的十二个足金小铃铛,做工极其精湛让人爱不释手。

大嫂说:这是给我未来的儿媳妇的。

我逗大嫂:要是大嫂将来生的是女儿怎么办?

大哥伸手打我一下:傻呀,那就是给我大女儿的呗。

再次见面是在我家。大哥第一次来我家。

那是五七年九月十五日,星期天。大哥带了不少生活用品和吃的,还给我儿子一个长命锁。

静文还在月子里,大哥也没久呆。

我要出去陪大哥喝点酒。大哥说:我也还有事,磬音前天也生了个小子。

说着看了看静文怀里哭啼的孩子,面有内疚地叹了口气:可惜我功力散尽,无能为力。

你们也不必上火,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福禄缘寿。顺其自然吧。

打那以后,再也没见到大哥。

我和静文结婚他也没来露面,礼物是邮寄过来的。

地址是本市的一家小饭馆。”

医院分手后的事情,猜测,推理,加上祖婆婆后来告诉的一些情况,宋青霞基本清楚了。

夏磬音从医院走了以后。刘宝田夫妻回家,心乱如麻十分惦记大哥大嫂。

夫妻猜到了,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大哥大嫂万分危险!

否则,大嫂绝不会生产才半个月就出来,而且是托孤。

在屋里转来转去,如热锅蚂蚁。

急得刘宝田甚至掖了一把菜刀要去救人。

上哪救?怎么救?夫妻又无措了。

刘宝田知道,大哥不与自己往来,是不愿意有一天牵连自己。

兄弟间,二十几年很少见面。

这时候,管不了这些了。怎么也要弄清是怎么回事。

最起码要打听打听,否则,甭睡觉了。今后也必定是日夜难安。

刘静文前思后想一阵,下地包了几十个饺子。煮好倒进刘宝田的饭盒里。

告诉丈夫:

直接去大哥家。有人问就说是前些日子喝多了,彼此不认识他却给结的帐。

当时留了他住址,今天一来还钱,二来感谢,顺便带了点饺子。

刘宝田揣了几把思宁的大白兔奶糖,拿了两包大生产香烟,这些都是祖婆婆让还山带回来的。

临走,刘静文塞给他几十块钱。

到了大哥家的大杂院附近,担心给大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很谨慎的压低了帽子,找了一个在路口玩的一个小孩子塞给他一把糖,让他帮着看看大哥家有人没有。先探听一下。

小孩子回来告诉他,屋里没人,问了一个爷爷,爷爷说前几天和工厂的人一起走了。

今天女的带孩子出去,一直没回来。

刘宝田心里感觉不对劲,更加着急。看来,只能到大哥的工厂打听了。

一路疾奔,到了奉阳市机床工具厂,收发室不让进。

刘宝田按着妻子教的话说一遍,还是不让进。并告诉他:你走吧,别沾边,他们夫妻出事了,便宜你了,钱不用还了。饺子也不能给你捎给他。

大概是饭盒里的饺子味道很香,收发室的人瞥了饭盒一眼。

正是他瞥了饭盒一眼,看到了饭盒盖上一行笨拙的字迹:奉阳红星机械厂汽车队刘宝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