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刻(二)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美洲扇动翅膀,就会引起几周之后大西洋上的一场风暴。”李兴汉对他的同僚们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一只蝴蝶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吗?”一名年轻军官明显很感兴趣。
“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李兴汉漫不经心地说道:“我们单独的每一个个人,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只蝴蝶。当我们随意地扇动翅膀的时候,谁知道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呢?”
“比如说?”
“比如说,电报机。”李兴汉举了个例子。
电报机,能够以电流传输讯息,一经发明就被明国执政者视为能够为整个世界都带来极大便利的伟大发明。开发小组的成员不仅完成了前人天才的构想,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点、划、空白”来表示讯息,以及用“四角编码”表现中国汉字的想法,使得这一发明能够迅速地投入实际应用。如今,明国的军方已经研制出了超长线程的有线电报机,而且其中的一部分在政府的允许下,被成员送给了法国皇帝波拿巴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我们在开发电报机的时候,一开始只是兴趣使然而已,谁能知道它会对今后的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说不定,这个东西已经开始影响世界了,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而已。”李兴汉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惊讶于电力的提前应用。但是这种应用只限于冶炼金属,照明,制作武器等方面。等他发现伏特电堆以及电磁感应原理已经被提出和使用后,就拉拢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的技术型军官一起开发电报机。“电报机的发明是历史必然,我们只不过是推了一把而已,但是仅仅是这轻轻一推,就已经对欧洲大陆造成了不得的改变了。”
“前方发现陆地!我们到了!”一名军官走进了休息室,传达了这个好消息。
正在休息的军官们全部都一跃而起,整理好着装准备登陆。
李兴汉此时早已站在了船头,凝视着欧洲大陆:“这次的战役之后,那个‘马歇尔计划’大概就可以实施了吧。”
《马歇尔计划》,这是一个流传在军方内部的秘密报告,由某个匿名的军官提出,曾被明国的军方激烈地讨论过,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除了它的提出者没有人明白。有些人认为这是对盟友的背叛,是一种不可饶恕的“乘人之危”;而激进派的人则认为这是更强力的掌控欧洲的一种方法,让明国可以不再那么依靠欧洲大陆上的盟友。但是,直到如今,这个计划仅仅只是一个想法。
“最重要的就是时机。”李兴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如果拿破仑能够独自战胜联军最好,因为那样他自己肯定也是元气大伤。但是如果他处在了下风,我们就得去支援他,因为他缺少反败为胜的筹码。”
明军的登陆已经近乎完毕,他们联络上了隐藏在沿岸的情报人员,开始计划下一步的走向。
“如果我们去得太早,腹背受敌的反法联军说不定会发生雪崩式的溃败,那对法国人来说是大大的利好,但对我们却未必。在这场胜利中我们分不到太多东西。”李兴汉并不像有些明**官那样认为法国人是绝对可靠的盟友。相反,他对这位充满侵略性的科西嘉皇帝怀有不小的戒心。“如果我们去的太晚,那只会更糟。如果法军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支援就毫无意义,失去了盟友的我们不可能在欧洲长期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他只希望这次战役的明军统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皇帝裹着厚厚的披风在村庄中过夜。他现在的位置距离威灵顿防线的最前沿不过两里。法军在过去的一天里已经发起了数次猛烈的冲锋,但是都被顽强的英军步兵阻挡了下来。
“报告。”一名军官进入了皇帝的临时指挥所,报告格鲁希元帅的最新动向:“格鲁希元帅已经击溃了布吕歇尔,正在驱赶普军溃兵。普军似乎分为了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去向不明。”
皇帝听完了报告,默然不语,军官们都不知道他们伟大的统帅此时正在想些什么。“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行事,格鲁希会尝试切断敌军的退路,我便可以与他前后夹击,彻底地击败联军。”皇帝默默地思考着:“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根本无法突破威灵顿的防线,我的预备队也已经所剩不多。威灵顿也一样,我们两边现在都在等待援军,哪一方先得到补充,就可以获取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