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突如其来的意外



隔日一早,郑耀阳来到半山别墅,吃过早餐和外公一起去往内地。

    随行不止有保镖的车辆,还有几辆外表平平无奇,实则内含乾坤的货车。

    里面有抢救的所需设备,以及相关的急救专家,随时待命,以防意外。

    刘秘书一早来到关口,市长到时会直接过去酒店,现在由他负责接待。

    郑耀阳让助理告诉刘秘书,货车内装载的东西,货车才能得以顺利通关。

    他们也担心,鲍玉刚出意外。

    酒店是十一点准时开业,刘秘书邀请他们先去接待所休息一下。

    外公看向不远处,一条繁华热闹的街道:“耀阳,我们下车走走。”

    郑耀阳从车厢拿出轮椅,外公看向市长秘书:“刘秘书,这里是哪?”

    “鲍先生这里是东门老街,形成于明代中期,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墟市。”

    鹏城虽然是小渔村,但也有沿海地区最着名的墟市,也可以叫做集市。

    可以说是先有东门老街,随后才有鹏城镇,以及如今的鹏城经济特区。

    鹏城的市区是东门老街,也是以此为基点,向四面八方进行发展。

    美食小吃,机械零部件,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可谓是万商云集。

    刘秘书笑着介绍道:“去年这条街的成交额,就达到6.2亿人民币。”

    “规模还真不小。”

    外公坐着轮椅,郑耀阳在后面慢慢推着,欣赏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不禁发出感慨:“买卖两旺是个好地方,像极我当初刚到香江那会的街市。”

    忽然熟悉的味道传来,外公激动,拍打郑耀阳的手背:“赶紧过去那边。”

    不同步行街的宽敞明亮,旁边的巷子阴暗偪仄,空气中似乎还飘荡着一股若有如无的臭味。

    郑耀阳皱着眉头,忍不住吐槽:“什么味?这么重?”

    刘秘书脸色难看,正想派人去探明缘由,免得影响市容,外公瞪了郑耀阳一眼,笑着说:“是家乡的味道。”

    刘秘书提议道:“鲍先生,您需要什么?我们派人去帮你买回来吧?”

    他知道街头巷尾存在着什么,担心被两人看到,降低对鹏城的印象分。

    外公看出他心中所想:“刘秘书,我也挑过扁担走街串巷叫卖,知道再繁华的地方,也有人们看不到角落,存在着蟑螂和老鼠,包括香江也是如此。”

    “但我相信国家的治理,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些事物是不可避免。”

    “鲍先生,您说的是。”

    刘秘书讪讪一笑,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这对爷孙进入巷子。

    巷子内,除了杂货铺,最常见就是洗头房,门口坐着衣着暴露的女郎,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经洗头。

    她们看向光鲜亮丽的众人,不敢像平时那样笑脸迎客,有的回到屋内,更有甚者关上房门。

    刘秘书脸色难看,度秒如年,感觉像是结痂的伤口突然被人揭开。

    爷孙俩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沿着臭味一路追寻。

    巷子深处,有一家小商店,门外挂着招牌明州三宝,门口摆着瓶瓶罐罐。

    “就是那个。”

    外公激动不已,连忙让郑耀阳推着来到商铺的门前,喊着谁也听不懂的乡音,跟门口的店老板交谈起来。

    郑耀阳一脸茫然,猜测应该是明州的本地话,因为他曾经听母亲跟外公讲过类似的语言。

    但他没有学过,毕竟一大家子人,有讲德语,有讲英语,有讲日语,还有粤语,以及中文。

    如果语言不统一,恐怕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所以鲍家的主流一般是香江的粤语,其次就是中文。

    然后根据各家的情况,基本都会再多学一门语言,例如大表姐是德语,三表哥是日语,他是潮汕话。

    潮汕话虽然是国内的小语种方言,但在香江,以及东南亚各国,其实是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

    就像他在新家坡的郑家,郑家人几乎都是说潮汕话,算是一种加密语言,同时可能也有高人一等的意味。

    “耀阳,你身上有没有带大陆钱?”

    不多时,外公结束跟店老板交谈。

    郑耀阳扭头看向张启峰,张启峰急忙点头,从包里拿出纸币,上前结账,并且主动抱起地上几个罐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