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友谊升华的重要因素-第2/4页



    但是南亚通讯成立时间不长,在通讯行业毫无底蕴,属于半路出家。

    自知综合实力比不上业内的老牌强企,故此主动让步,持股比例达五五。

    并且承诺,只要双方合同敲定,资金汇入,立即开工建设通讯基站。

    郑耀阳也没有含湖,笑着直言说:“王大哥,我们就是为了这件事而来。”

    宝岛面积有三万六千多平方公里,足足有32个香江的总面积大。

    想要跟香江傲门两座城市一样,让通讯信号遍布全岛,显然不现实。

    他打算跟王纹洋商量,选取一两个人口密集的城市作为试点区。

    只要成效不错,就迅速启动融资计划,争取尽早将通讯信号遍布全岛。

    宝岛不像香江是郑耀阳的自留地,也不像鹏城,没有那么多官方顾虑。

    之所以没有跟马来跟寒国那样,选择代理商的合作模式。

    主要也是宝岛离内地太近,两岸三地成为一家人只是早晚的事情。

    郑耀阳虽然是个纯粹的商人,但面对可能名留千史的机会,很难不动心。

    赚点小钱钱,搏一搏何乐而不为。

    “王大哥,您看这样……”

    郑耀阳缓缓讲起双方的合作,以及股权分配,他们享有大股东权益,但只要公司的发展方向不出大问题。

    未来双方的企业日常运营,还是以南亚通讯的意见为主,他们绝对不会过多的参与干涉。

    南亚通讯在这个时候主动联系,虽然算不上是雪中送炭,但也是情分。

    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郑耀阳也不会提出太苛刻的条件。

    王纹洋大喜过望,他也没想到郑耀阳会这么好说话,特别是让出公司的决策权,已经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欣喜之余,不免也有点担心。

    难道是他的判断失误?

    郑耀阳真的有这么好心?

    虹基的顾虑难道是真的?

    王纹洋借着酒劲,询问:“耀阳,你也别怪哥哥说话直接,即将到来的2G数字通讯,你们是打算怎么应对?”

    晚餐吃得差不多,郑耀阳让张启峰给他们换上功夫茶茶具。

    闽南语系的人,基本都爱喝茶,胡建是,潮汕也是,宝岛也是。

    郑耀阳熟练冲泡一盅茶,笑道:“咱们现在是一家人,王大哥大可以直接点,也省的大家猜来猜去。”

    他讲述在港大投资的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通讯实验室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在最新的2G数字通讯技术,他们已经掌握算法,也搭建构架。

    这个好消息,还是前几天传来,据萧子良所说,现在就是不断地调试,最晚不会超过一年,就能完善这项技术。

    可能落后国外,但不会落后太多。

    毕竟每一项通讯的新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让民众慢慢接受。

    后续关于3G4G等新型通讯技术的研发,他们也一定会继续砸钱投入,让王纹洋尽管放心。

    毕竟郑耀阳在这个行业,总投资已经超过15亿美元。

    假如因为技术及时得不到更新,导致过去投入的资金全部打水漂,就算王纹洋乐意,郑耀阳也绝对不会愿意。

    王纹洋嘴角上扬,露出笑容,渐渐放下顾虑,询问马来嘉里集团的情况。

    通讯行业是一笔非常长久的生意,但是前三五年基本都见不到收益。

    想要赚钱,回笼部分资金,继续建设基站,还是要依靠通讯器的销售。

    在他公司的办公室里面,就有三款外形完全不同的小灵通,其中有两款是港版,还有一款是新加坡版。

    据专业人士拆解后分析,三款手机核心零部件,基本殊途同归,嘉里集团生产应该是得到郑耀阳的默许。

    且不论特制版,就算普通版的小灵通,每台小灵通最起码80%净利润,又有谁人不眼馋。

    郑耀阳笑了笑,又讲述郭孔礼跟李哲凯的合作模式,分别是授权或代理。

    假如王纹洋选择授权,那么他们每台收取300元授权费,假如代理模式,他们每台只赚200百元。

    郑耀阳顿了顿,直言说,一台小灵通的零件成本约2500元,算上人工运营等费用,平摊下来差不多280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