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芷若的记忆,魔与道的修行(求订阅)-第3/4页



“因为此人已经镇压了自己的嫉妒与仇恨,从而变得更加可怕,距离他魔功大成之日,也将不远了。”

“至于方夜羽,接二连三的损兵折将,短时间内他也不会对我们再动手,除非他有了完全的把握。”

“这段时间,你好好处理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让自己后悔。”

周通默默的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厉若海开口说道:“你的感情生活看似与武道无关,实则却密不可分。”

“你可知道庞斑与浪翻云这两人的区别?”

不等周通开口回话,他就接着说道:“三年前,所有江湖中人都认为浪翻云悲痛亡妻,无心武事,功夫必然倒退。”

“但我却知道,此人的武学已经达到由剑入道的境界,人在剑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能极于情,所以能极于剑。”

周通闻言,不由得喃喃低语道:“因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

“不错。”厉若海说道:“魔功于死,道功于生,魔主千变万化,道主专一无二。”

“厉若海与浪翻云,实则是当代道与魔最为杰出的修者。”

“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浪翻云最终在对亡妻的思念中,因情用剑,仗剑入道,使覆雨剑法臻至天人之境,从而洞彻了天道的美好与玄妙。”

“此人的天赋自恒古以来,都是最为可怕的。”

厉若海感慨的说道,“其他能够有大成就者,无不是有着高深的传承和名师指导,但只有此人因情入道,以天地间的山水和明月为师,自创覆雨剑法,成为当代最可怕的剑手,这等才情着实惊艳万古。”

“而庞斑天性邪恶,犹如妖魔的化身,城府极深,喜怒难测,以无情魔心驾驭七情六欲,甚至将自身的情绪当成了修行的助力,爱恨情仇皆可以作为魔劫,磨砺己心。”

“世人都说庞斑二十年前爱上了慈航静斋的言静庵,更是为了她而退隐江湖二十载。”

厉若海语气沉重的说道:“但在我看来,此人实则是以这天下间最出色的女子为情劫,从而磨砺自己的无情之心。”

“当他能够放下对言静庵的爱时,就会变得更加可怕。”

“同样,对于靳冰云和你的爱与恨,都只是其磨砺本心的手段罢了。”

厉若海有些不忍的说道:“有些话我原本并不想在此时说出,唯恐动摇你的心灵与意志。”

“可如今看你陷入迷障之中,却也不得不说了。”

“你那一刀,看似是斩在了庞斑的心灵破绽上,实则是帮其叩问本心,更快的度过情劫。”

“反而让他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抹杀对你们两个人的爱与恨。”

厉若海叹息的说道:“所以当庞斑不再追杀我们的时候,反而说明他变得更加可怕了。”

“你如今处理自身感情之时都如此茫然,可见并未明悟这其中的道理,否则绝不会如此犹豫。”

“我希望你能够在心灵有暇之时,明悟己心,从而更近一步。”

周通低语道:“魔功于死,道功于生,魔主千变万化,道主专一无二?”

“那师父,我又究竟是该成魔,还是修道?”

厉若海忍不住喝斥道:“这件事你不该问我,而是应该问自己的心,没有人能够决定你未来的道途!”

“魔者,看似情却实则无情,玩弄天下人心,历经红尘万丈,度过千百情劫,以求无情之魔心。”

“道者,唯精唯纯,专一而问道,只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悟性,才能够凝练无瑕道心。”

“两者看似截然相反,实则都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达致勘破生死和存在之谜的手段。”

“每一代的武林中最顶尖的人物,无论走了多远和多么迂回曲折的生命旅途,最终都无可避免回归到这条追寻永恒的路上。”

“否则如何能超越众生,成为千古流传的人物?”

“那是武道的涅槃,是超脱生死的道途。”

厉若海有些向往的说道:“没有一个人知道那会在何时发生?是否会发生?发生了之后又会怎样?”

“百年前蒙古绝代大师八师巴在布达拉宫的禅室内,一指触地含笑而去。”

“无上宗师令东来十绝关密室内飘然不见。”

“天纵之才的大侠传鹰于孤悬百丈之上的高崖跃空而去。”

厉若海用一种飘渺无定的语气说道:“我多么希望他们能重回尘世告诉我究竟生了什么事!”

“可是‘无知’正是生命的铁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