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赤壁双龙(二)-第2/3页



“此言当真!”曹操顿时大喜过望,朗声道,”如此一来,东吴水师,也是悉数没有了用武之地了。天险既去,我大军兵临城下,那孙权除了拱手称臣之外,还有什么法子!”

“如此异人异术,我当初请得仲达出山,果真是我的幸运!”曹操越说越兴奋,他似乎已经能隐隐看到自己率大军平定天下的美好愿景达成现实。

“丞相,这十月之初、长江之地何来冰雪?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啊!”荀彧一向谨慎,对于司马懿所谓异术之言显然并不太当真,当下开口提醒道。

“这个自然,事关数十万大军,丞相必定不会仅仅凭司马寥寥几句,就定下计略。”司马懿正色说道,”丞相稍待,此等异术需准备数日,并祭祀天地,但是司马召唤一场不大范围的暴风雪,却是用不得准备这么久的,若是丞相亲眼所见,自然就不会担心属下诳言了!”

“甚好!”曹操点头嘉许,”仲达你需要多长时间准备?”

“此刻是正午,司马稍稍准备一下,便为丞相作法,今日夜间,必定有骤风雪,至明日天明,风雪方止!”司马懿笃定的说道。

“好,去吧,我且拭目以待,文若,你去传令全军,做好防风雪事宜,莫要冻死士卒马匹了!”

江东,柴桑。

与此同时,孙权也正召集一班将领谋士在堂上议事,曹操引得数十万大军而来,对于东吴来说,必然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为了此事,整个东吴集团上上下下皆在为此忧心。

孙权看着堂下各执一词,试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的两派,心里烦闷不已。东吴眼下分作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者少,主和者众,尤其张昭,更是主和一派的领军人物,似乎在他看来,投降曹操,才是东吴眼下唯一的出路。

“曹操拥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坐下资历最老的张昭正喋喋不休的开口道。

而孙权只是低头不语,见到孙权不说话,张昭复又进言道:”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郡可保矣。”

听了张昭所言,在他身后的一班谋士皆是点头称是。

孙权摇摇头:”你等再议一议!”

说罢起身更衣,眼前的这帮人,让他心里有些鄙夷,在他的心中,将父兄留下的基业,就这么拱手送人,那是在心里上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可是此刻言和者众,而唯一主战者鲁肃,却又沉默不语,其他将领皆被他布置在了拒曹前线,竟然连反对张昭这班人说话的声音都没有,这让他甚为不喜。

鲁肃见到孙权起身更衣,不声不响跟随其后,待到离开大堂,早已察觉鲁肃跟随其后的孙权,回过头来:”子敬,你有话说?”

“主公,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惟将军不可降曹。”鲁肃摇头朗声道。

“此话怎么讲?”孙权一听此言,深合他意,不由得问道。

鲁肃正色说道:”若是肃等投降曹操,封官加爵再不济也是一州一郡之主,即便不予为官,解甲归田,也可以得以保全身家富贵,但将军若是投降曹操,能够颐养天年么?至于封赏,位置至多和那刘琮小儿一般,得一个富贵清闲爵位,无权无势,又怎么能和主公江东号令群臣的权柄可比,张昭等人的话,与其说他们为主公、为江东百姓筹谋,倒不如说他们是为自己筹谋,主公万万不可听从!”

孙权面露喜色:”子敬你所言,甚和我意,只是这曹操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势力嚣张,我东吴怕是难以力敌,故而我犹豫不决。”

“子敬闻得,江夏刘备,已经遣使来了柴桑,似乎也是为这曹军而来,主公可曾知闻?”鲁肃说道。

“哦,还有这等事情?”孙权微微一皱眉,恨声道,”张昭可恶,这等事情,也竟敢瞒我?”

“使者是乃诸葛瑾之弟,诸葛孔明也。前些日子刘备军和曹操打了几仗,主公若是要知道那曹军深浅,抑或者是要知道那刘备军的深浅,倒是不妨和使者见上一见,也好方便主公决断。”鲁肃轻声说道。

“这个自然,不单是我要去见一见,便是张昭诸人,也是要去见一见,你说的诸葛瑾之弟,莫非就是和凤雏先生齐名的卧龙先生么?”诸葛孔明之名,孙权亦是听说过,因此当下便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