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群雄割据-第2/3页
就像这一次,袁绍兵势凶猛,曹操召集自己的心腹之人,商讨对策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忘记叫上童英。而他也相信,若是他有需要童英出力的时候,童英绝对不会有半点推脱。这种情分,可远远不是一个主公和属下的情分,可以解释得了的。
郭嘉,荀彧,贾诩...童英进得大殿来,看了看早已经等候在其中的几人,不禁微微点了一下头,这些人几乎是曹操麾下最富才智之名的几位谋士了,其中还有和他关系一直都很密切的郭嘉。
看到他走了进来,郭嘉微微咳嗽了几声,含笑朝着他点了点头。倒是其他几人,见到童英进来,微微有些奇怪,童英此人向来是以武勇闻名,而智谋相对而言是其弱项。然而曹操和郭嘉却是心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童英早已不是昔日那个木讷而不知进退的愣头青了,虽然此人甚少参与议事,但是私底下他曾经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
“都议一议吧!”曹操挥挥手,脸色有些疲惫,“军中日前人心惶惶,军心不稳,而我军粮草又告不济,虽然前些日子,我军在白马斩了敌将颜良,算是小挫了一把袁绍的锐气,然敌军势大,我欲推还许都拒之,诸位以为如何?”
“不可,主公!”闻得此言,首先出声反对的就是荀彧,“此时退兵,必将为敌军所趁,如今我军在官渡这易守难攻之地,虽然兵疲粮少,但是仍可勉强维持,但是若是一旦失去官渡,那可就优势顿去,到时候,主公必定会悔之晚矣的啊!”
曹操脸上微微抽动了一下,荀彧说的道理,他何尝不知道。但如是此时不退兵,等到粮尽之时,这官渡的人马,可就是连退都退不出来了。
而如今他手上一共就是这么三两万人马,这样的损失,他可损失不起。这几年才经营出来的这一点基业本钱,曹操不想一战就葬送在这里。
“荀司马言之有理!”凉州从事杨皋也同意荀彧的看法,“两军相持日久,必能生变,而大将军只需要将这个生变,变成利于我军的方向就成了,此刻既然我军还能维持,贸然撤军,殊为不智,大将军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掌握这个变量!”
两人言辞一致,曹操忍不住将眼光转向一直都没有出声的郭嘉,郭嘉跟随他日久,对于郭嘉的看法,他一直是很重视的,若是郭嘉也是这么认为,那就真说明这退回许都之策不可取了。
郭嘉先是朝曹操看了一眼,不过旋即却又将脸转向了童英:“童将军,你的看法呢?”
这几年,郭嘉和童英也是不时的讨论一下大局或者是某个战局,虽然通盘考虑上,童英尚且不如他,但是童英往往另辟蹊径,偶出奇言,却一定是一语中的,这让他对童英有些刮目相看。不过童英是自家事情也只有自家知道,自从在虎牢关和吕布一战之后,那磐龙壁上多出了一枚星玉,而他自己的性格也似乎被潜移默化,以前决计想不到的一些事情,也经常灵光一闪,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这自然是件好事,然而童英却也发现自己的个性也变得有些急躁起来,以前沉默寡言、温润如水的自己却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火。
“我哪里有什么看法,在几位大才面前,我只有言听计从的份。”童英笑了笑,这种战略上的把握,可不是他的强项,这里每一个人,包括曹操,都比他高明得多,他才不会献丑呢!
“那好,我说说我的看法,若是有不足之处,荀司马,杨从事,还有童将军,还请你们一一指点,万万不可因为奉孝的颜面,坏了主公的大计!”见他如此,郭嘉也没勉强,只是微微的朝他顿了下首。
众人点头称是,郭嘉这才缓缓道来:“适才主公说我军兵疲粮少,而兵士不足,诚然,这是我军的大忌,然后,袁绍军,也未必像我等想的这般强大!”
顿了顿,郭嘉接着说道:“袁绍兵多,兵多必然将广,而袁绍军这些年,吞并幽州,冀州,青州,并州,降将众多,其麾下也并非是一块铁板,我敢断定,这袁绍军中必定也有不和之处。有了这个缘故在里面,这兵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是其一!”郭嘉此言一出,众人不禁皆是微微颌首,他微微一笑,继续往下说,“其二,袁绍出兵十万,而我军不过两万余众,以十万对两万,加上袁绍这几年来,殊少败绩,悍将挟骄兵,岂有不骄横之理。轻敌乃是兵家大忌,若是我们能好好的利用这两点,未尝不能一战而扭转乾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