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带路党-第2/3页
见到何举人的神态,杨炯便不再多说什么,拿起桌上的茶盏开始喝茶。嗯,不错,香气四溢,满口生津。
何举人心里翻江倒海,纠结不已。不给吧,匪窝离得这么近,而且还大咧咧地在何家冲的地面上扎营,若是这个大当家翻脸,抑或没钱闹出什么问题,最先遭殃的就是自己和乡亲了。给吧,若是泄露出去,很容易被官府破家灭门,哪怕就是没有真凭实据,那自己也成了士绅的公敌了,往后可怎么办。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这样稍微提供点情报,轻轻松松就是半成的好处,算得上是天上掉馅饼了。更何况,这其中自己还可以动动手脚,比如,哪些家伙曾经得罪过自己的,嘿嘿,那我可是要秉公办理,不,君子不欺暗室,不能欺负大当家不了解情况嘛……
当这个念头闪出来后,何举人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直白轻易的好处让人心动;照顾亲友、报复仇人更是莫名兴奋。何举人实在抗拒不了这种双重诱惑,决定做个俊杰,做个识时务的俊杰。
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何举人语调淡然、语气真诚地说,“难得大当家信任,实在不忍推辞。何况,大当家的队伍还住在何家冲,更是不忍队伍上缺饷,造成地方上的不安靖。”
杨炯一听,心里感慨不已。不能不讲,这些个读书人,虽然矫情,甚至腹黑,但话确实说得漂亮。你看,我不是畏惧你的威胁,不是为了你许下的好处,而是为了报答你的信任,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已才和你合作滴。
杨炯也跟着搭戏,“举人人品高洁,心系桑梓,某佩服不已……”
半夜回到队伍上,杨炯打开何举人提供的东西一看,好家伙,几张白纸上写得满满的。略一琢磨,杨炯品出了点味道。上面没有姓何的,估计是何举人在维护宗族;倒是有很多秀才和举人,估计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在作祟;还有就是,上面还尽可能简明扼要提示了发家的原因,比如,县城附近有个刘员外,上面写着的就是“私自开矿,家业膨胀”,这也反映出何举人做事的风格——心动立即行动,而且行动很积极很彻底。
直观的感觉,这个何举人挺可怕。不过杨炯也没有什么心思考虑过多,只得合作共赢,而且也不准备给他挖坑。毕竟,食言而肥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有个如此能干厉害的带路党,很多事情会轻松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杨炯便根据何举人提供的名单,按图索骥般进行打劫。这一次的行动,比起年初抢劫何举人家的寒酸不同,阵容要强大的多。当初十几个人,现在出动了两百多个人;当初只有简单的两排,现在出动了五个总旗,连弓箭兵总旗都带出去了。
所幸杨炯是以打仗的姿态去打劫的,不然差点就吃亏了。第一站就是打劫那个私自开矿的刘员外的时候,没想到遇到了个硬茬。刘员外本身宗族势力就强,纠集了一群矿工,再加上前来帮忙的乡亲,有个四五百人的样子。
刘员外完全不鸟杨炯派过去的人,上来就是几个耳光,抽得嘴角流血,然后嚷嚷,“他娘的,打劫都打到老子身上了,也不打听打听大爷我的名声……”
杨炯觉得,弓箭兵左总旗的总旗官胡素为人本分、做事踏实。原本想着送他点功劳,便让他去给刘员外交涉要钱。没想到这个刘员外这么能!看着胡素肿得有点像猪头的脑袋,杨炯伸出手,用力地压在他肩膀上,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胡总旗你赶紧去准备接战,等会我抓到他给你出气!”
几个人打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拥而上。但几百人的战斗,就有个编队和战斗队形了。杨炯略微观察了一下,然后分析:刘员外的人在庄子附近聚成了一堆,但也没敢主动前来攻击,这说明他们对也是心怀忌惮的;聚成一堆,是相互壮胆,说明他们想着等待我方进攻,然后凭借地利和人多来个防守反击;再看他们手里的家伙,有不少砍刀,说明他们有过械斗的经历……
总的看来,这是一条有不小势力的地头蛇,搞不好,很容易被咬伤。不过,杨炯也没太放在心上。某种程度上讲,自己之前的倾家荡产,就是为了这一刻,为了能够非常容易地让别人倾家荡产。如果摆开阵势开练,虎头山这边也会有伤亡,但绝对会赢,而且也绝对会比他们伤亡少。但是,到了此刻,杨炯心里有数,按照军队模式进行建设的虎头山,绝对的自带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