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均势-第2/3页





        四方强国,能为韩国之患者,唯有一心东出之暴秦。以地利而言,韩国位居秦国东出之必经要道。故秦韩两国,不能两立。现如今秦国空虚,韩国尚且还不敢有所作为。那还不如早日献土归降,以免生灵涂炭。此次韩国或许会输,但韩人的心气不能丢。”

        韩衣听完,马上反唇相讥:“你这是空言大义,误国误民。秦国要东出,韩国借道便是。韩国与秦结盟,齐楚赵又能奈我何?大争之世,存国为先。死要面子,空谈大义,乃取死之道。韩国若没了,韩人的志气有何用?”

        张亮听后不怒反笑:“公子巧言令色,韩国如果借道秦国东出,必然会得罪齐楚赵,甚至是我们的盟邦魏国。到时列国来攻,秦国跑回函谷关。

        独留韩国面对列国。那时候就不会误国误民了吗?据亮所知。公子家中封地,正是秦国东出之要道伊阙呀!公子此言难道不是私心误国吗?”

        论战不诛心,韩衣听他揭了自己的老底,当即暴怒,锵啷一声,拔出腰间宝剑:“匹夫安敢辱我?”

        眼见局面失控,剑拔弩张。底下突然有人咳嗽一声,善意的提醒韩衣一句:“公子,这是天宣棋馆”。韩衣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狠狠的看了张亮一眼,心有不甘的把宝剑收回,转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姬职看火候差不多了,轻抚了一下袖子,施施然地走上了论战台,朝下方作了一揖道:“方才诸君所言,立论已是大谬。诸位何以见得此次韩国伐秦是我王昏庸之举?”

        此言一出,犹如水珠掉进油锅。当即就有人出声反驳:“怒而兴师,以弱战强。难道不是昏庸之举吗?”姬职朝此人作了一揖,微微一笑:“诚如方才张君所言。韩国乃秦国东出之绊脚石,秦韩两国势不能两立。那为何今日韩国还未被秦国所灭?是因为秦国仁慈吗?是因为韩国强大吗?都不是,是因为天下之均势。

        商君变法之后,秦国虽然由弱变强。但尚没有挑战天下列国的能力。上次六国合纵,秦国之所以能取胜,皆因占据了函谷关之利,兼之六国心思不齐各怀鬼胎。并不意味着他有直面六国的实力。所以秦国还不敢离开函谷关贸然灭国。故我认为,韩国之所以能够存国至今,只因为四个字,天下均势。

        为维护均势,齐楚赵三国绝不会允许秦国吞并韩国以自强。反之皆然,四大强国。但凡有一方胆敢吞并韩国,必然会遭致另外三国的强力反攻。

        今日韩国伐秦同样也是为了维护赖以生存的均势。何也?

        巴蜀之地,沃野千里。其土广袤,其壤肥沃,均不输于韩魏两国。然而,由于巴蜀两国偏居西南,少与中原来往,故中原列国常轻视之。以为不过蛮夷而已!今日秦国吞并巴蜀,列国麻木不仁便是明证。

        今日若任由秦国吞并巴蜀,行以商君之法。假以时日,秦国实力必然暴增。天下均势必将被秦国所打破,韩国首当其冲,有亡国之危。

        诸君试想,若有朝一日,秦国能在韩国的土地上有面对六国联军的实力,秦有什么理由不来灭韩?

        今日韩国宣战,其目的不在于发泄私恨,而在于逼迫秦国征巴蜀之主力回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