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魔王的神话-第2/3页





    但是,随着第二阶段的深入,炙飞的影响力渐渐地重又恢复了巅峰。飞炎帝国领地缩小的同时,意味着炙飞支援其它战区的行程及时间缩短,效率也因此得到了大幅提升。流冬帝国的推进速度越来越慢,也越来越艰难,往往一波突袭还未收到有效的战果,炙飞的中军便已抵达前线,不得不闻风撤退。

    最终,双方在北境之内,以炙飞的辐射区边界为线展开了僵持。飞炎帝国一方即使打下了新的地盘也无法守住,而帝国也很难继续向前推进。双方呈犬牙之势激烈地对峙着。战局进入了魔王时代的第三阶段。

    虽然总体来说,飞炎帝国已经是处于被动的一方,但是只要炙飞在一天,帝国就别想在他们身上讨到一丝的便宜。炙飞就是这样的强大,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维持着两个国家之间军事实力的平衡。这是炙飞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段,甚至较之第一阶段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个第三阶段内,流冬帝国先后四次,集尽举国之力攻打北境的边关丹林豪斯,全部以惨败告终。事实证明,无论多少人,只要与炙飞选择正面硬碰硬交锋,都是以卵击石。尤其是第四次攻打,飞炎帝国已经弹尽粮绝,甚至连守城的器械都无力维修了。可是仍然,帝国的上万常规部队,千人的法师军团,硬是被炙飞带领的八百死士杀得溃不成军。那役过后,炙飞成了每个流冬帝国人民的梦魇,他被冠上了“魔王”的的美誉,他的国家:飞炎帝国也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魔族。

    炙飞一日不死,胜利便一日无望,战争也就一日无法迎来终结。这成了每个流冬帝国人心中笃信不疑的教条。

    与此同时,魔族痛定思痛,反思自身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之间自身衰败的原因,也很快察觉到了期间国家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开始效仿流冬帝国的改革。眼看即将迎来新的转机。

    流冬帝国叫苦不迭,他们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打破平衡——这个以炙飞无与伦比的战斗力维持起来的平衡。而在这个平衡的庇护下,魔族社会的改革稳步进行,发展蒸蒸日上。一旦魔族的自己的魔法军团建立起来,流冬帝国卧薪尝胆积累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可是整个帝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打破匹敌炙飞,将这个平衡打破。

    直到伊格的出现。

    在这种紧要的关头,伊格发明的刻铭技术无异于雪中送炭。刻铭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跳过漫长的修炼与锻炼过程,直接获得一定程度的能力提升。虽然幅度有限,但是对于小部分人来说,这点提升使得他们的战斗实力恰好超过一个阙值,达到了能和炙飞一扳手腕的程度。自此,双方的平衡终于被打破。

    四十年前,炙飞——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令一切生灵都闻风丧胆的人,终于迎来了他的末日。

    第五次丹林豪斯之战,亦称“屠魔之战”,北境战役的转折点。

    十几年的戎马生涯,这样的阵势,炙飞已经见得太多了。尽管这个清晨,一丝不详的预感曾隐隐约约地涌上心头,但他并没有在意,很快就淡忘了。

    对面的马拉与海尔辛,炙飞熟的不能再熟了,以至于在交手之前双方还互相打了声招呼,寒暄了几句。炙飞依然记得,第一次和他们交手的时候,他们还是血气方刚的初生牛犊;如今,已经成长为身经百战、果敢坚毅的将军了。

    他们的身旁,多出了一张新的面孔,一如炙飞第一次看到他们那样,年轻自信,英雄出少年。炙飞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流冬帝国真是人才辈出,而魔族却仍然靠着他这样的老一辈支撑着。魔族的少年郎啊,你们可一定要快快成长啊。

    那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斗,双方都抱着必死的觉悟参战,无论是谁都不曾后退一步。那场战斗的死亡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触目惊心的数字。参加那场战斗的人,没有一个看到了第二天的太阳。

    伊格的生命如昙花般短暂,也如流星般璀璨。他与马拉、海尔辛联手,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施放了有记载以来最强大的毁灭系魔法“冰魄诛魔贯”,击杀了炙飞以及当时的王剑继承人炙翎,而后陷入了体力与法力的双重透支,死在了魔族士兵的乱枪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