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农村工作的那些事



李国华和高德全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闲谈扯了大约二十来分钟的时间,董支书已经吃完了早饭,换上了一件干净的中山装上衣。手里提了一个已经磨破皮了的黑色人造革皮包。往里面塞了两三个账本。对高德全说:“高老师!你看我们先到哪个生产队呢?”高德全对支书说:“莫和我说那些,你各人安排,你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支书说“那要得嘛,我们先到四队去,这个队今年的上缴款欠得比较多,还听说有一两家人的儿媳妇又怀了二胎,还是咱们先去摸一下情况,另外这个生产队有户人要修新房子,我们搭到一起去看一看。”说完把账本包包往右边腋下一夹。三个人就往四队去了。

从支书家出门走了,不过20分钟的乡间小道,就到了四队队长的家。四队的队长叫邓开福,还没等走到邓开福家的院子里面,支书老远就再喊:“福队长!你在干啥子?乡上的领导下来了,一起坐一会儿嘛”?邓开福估计也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打造一双光脚,从房子里面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他老婆,两人满脸笑容地打招呼“高老师来了!支书你还挺早的,快点来坐!”看到李国华也在一路,赶紧招呼“哟!李干事也来了!快来坐,快来坐”连忙转身去屋里头,搬了一把椅子出来,他老婆也去屋里端了一条长板凳出来,放在街沿上。

这时李国华见到了很神奇的一幕。只见队长家的大黄狗把尾巴摇得飞快,在支书的前后嗅来嗅去。就像遇到了老熟人儿一样。而自己生怕那狗来到跟前,总是躲躲闪闪的站在高老师身后。高德全见状大笑起来说:“你莫怕!它和董支书熟得很,不得咬你”。支书听这话也笑了,说道:“李干事!你放心,他能认得出来乡干部的”,说完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董支书问邓开福队长,“你吃饭没有”?胡队长回答:“吃过了”。支书说:“那我们安排一下,今天主要一是针对里历年不交的上缴款催收一下,还有一户要修房子的,我们去看看他家的地基有没有超占面积?顺便给人家把修房的申请盖个章,另外通知一下妇女主任廖红梅,去那两家有超声嫌疑的农户,看看情况是否属实”。几句话,把工作就安排完了。邓队长去他家堂屋里的桌上拿了一个账本和一把算盘。说领导们等我几分钟,我洗个脚,穿双鞋子就出门。同时给老婆说快点去叫一声村里的妇女主任廖红梅。还没等邓队长穿好鞋子出门,队长的老婆及时回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村妇女主任廖红梅。由于昨天乡里开了大会,村支书也布置了工作开,知道今天要到村里开展工作,廖红梅今天好像也刻意穿了一件藏南花格子的上衣,一条紧身的裤子。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这其中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妇女主任一到,感觉整个工作队有了气氛。所以工作队就出发啦。

工作对象的第一家就是历年上缴款欠得最多的那一家农户,户主名字叫张发财,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李国华也是第一次跟农户真正的工作接触,在他看到张发财第一眼起,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对村干部或乡干部十分反感,看到有人到他家来,态度非常冷淡,队长对他说:“张发财,乡里的干部来了,你还是要讲点规矩嘛,把你屋里的板凳搬出来坐一下噻”!张发财说:“坐?坐啥子嘛?我屋里头的情况,你们又不是不晓得,今年粮食收成又不好,公粮交完了,吃的都不球够,喂了一条猪儿和几个鸡鸭子,

卖点儿钱,给娃儿交了学费,婆娘又没球得文化,屋里外头都靠我一个人,想出门去挣点力气钱又走不脱,你说恁个整嘛?嗯我晓得欠了两年的上缴款没有交了,我还是没得法耶!又不能去偷去抢,钱从哪里来哟!我反正莫得办法,你们随便做啥子都要得,大不了把我弄切关起嘛,我这家里就是这个样子了”。

至于“上缴款”这个问题,李国华也是最近才弄清楚的一个事情。也就是每个省或县或乡镇要搞什么基础建设修桥、修路或者电站其他设施,当地财政没有钱,或者钱不够,除了靠国家和上一级财政政拨付一些钱,不够的要靠当地的政府自筹资金,这钱就由当地政府统一向全辖区的老百姓进行适量分摊,除了这一部分分摊,还要将其中一部分费用用于乡镇八大员的工资的支付,统一摊到农户的人头上,例如乡政府的下设国土所、计生办、治安室、文化站、电影队、农机站、农经站、广播站等等。这些部门很多人是当地政府从社会上招聘的临时人员,没有财政工资的,但是工资报酬又不高。这部分费用不多,平摊到全乡老百姓头上,每人也就几毛钱或者一两块钱,遇上了大的乡镇,人口比较多,打上了一万多以上的人口。统筹下来就是一大笔钱。这些钱收起来。除了正常的政府搞基础设施的专项开支之外。剩下的钱要用来发给政府招聘八大员作为工资用。你例如那个文化费,全乡一万人,每人摊派三毛钱,一共统筹就是3000多块钱,除了乡里用于购一些文化书籍,文化用具,年头岁节去搞点儿文化活动的开支之外,剩下的就用于文化站的人员发工资之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