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进宫谏言



今天,是他们自打上次领了圣旨去往北魏国后第一次进宫,距离上次,足有两月之久。

御书房内,皇上微眯着眼睛看着俯身在自己面前行礼的二人,

“你们的心意,朕很是欣慰,只是,这皇家的成亲大典不可草率,你们这个想法,朕觉得不可行,那些灾民的事,朕自会让户部的人去处理的。”

皇上的言下之意,墨梓辰与安心怡自然清楚,他这是觉得他们二人管的太宽了,远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内,这也正中了墨世勋的担忧。

墨梓辰见此,忙回话道:“皇上,这是娘子的意思,她是想借着成亲的事,广聚财路,她个人再拿出一些,以皇上的名义,对这些难民们加以安置。”

他话音刚落,皇上便不悦的厉声道:“朕怎么从未听过哪位大臣上奏折说过这难民之事?还有,河南发大水,为何朕会不知?到底是他们在瞒着朕还是你们在危言耸听?”

皇上一边说,一边微眯着眼睛扫视安心怡一眼。

这个女人的脸上略显苍白,或许是劳累所致,他看了,竟然有些心疼。

皇上的话,安心怡隐隐的感觉到了他的不满,她忙抱拳附身道:“皇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和相公路上所见,至于那边的官员为何不上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出三日,大批的难民便会蜂拥而至,到时,怕是这城门的那些官兵也不一定能拦得住,所以,还望皇上早日想出个万全之策才行。”

墨梓辰也忙随声附和,“臣不敢欺瞒皇上,怕是河南那边的官员也不敢有所欺瞒,至于为何这受灾的折子迟迟没有到皇上的手里,还要皇上命人彻查才是,但是眼下,这灾民的事,已经迫在眉睫了,还请皇上三思。”

他们二人的话落,皇上的眉头瞬间收紧,他一直以为天下太平,与那蜀国歇了战争,想着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可是,这二人突然说出的事,让他心里莫名的一阵烦燥。

他紧咬着嘴唇,对身边的刘公公怒喊,“刘公公,去把主管河南的提塘官员叫来,朕倒要问问,这受灾之事到底有没有奏折上奏?”

他话音刚落,刘公公甩着拂尘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皇上又看向二人,“即便如此,这赈灾之事也该由国库出银子,无需从辰亲王的成亲大典上节省,你们只管与礼部商讨成亲事宜吧,未来的辰王妃有什么要求只管提。”

“皇上,我与相公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也不在乎这些仪式,所以,我们成亲大典一切从简,皇上将这些银子用在赈灾上吧。”

安心怡见这皇上是诚心不想让她们做这件事,所以,忙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生怕皇上因此生疑。

皇上抬眼看着她,成亲是女人这一辈子的大事,所有的女人都指望着在成亲当天出尽风头,可是,面前的这个安心怡却不同,她却要简洁成亲。

不过,这点他倒也并没有感到意外,她到底是让他这个皇上喜爱的女人,看来,她定然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她的话音落了有一阵,这间御书房内也恢复了暂时的宁静。

半晌,皇上才缓开口,“难得未来的辰王妃有这个心思,听说你曾经安置了大量的难民,那你倒是给朕出个主意,这些难民们要如何安置?”

他眯眼看着她,这个女人,主意多,心眼好,只是可惜,她不愿意做自己身后的女人,现在的皇上,宁愿自己不是坐在这个位置之上,宁愿站在那个女人身边的是自己。

可是,想的终归是想的,还是要面对现实。

见皇上这样问,安心怡皱眉道:“皇上,我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但是不敢妄自谏言,只怕是哪里不对,冲撞了皇上。”

她的话,皇上听了有些不悦,她这言下之意,是在埋怨自己,看来,她在怪自己这个皇上不信任她。

于是,他略微点头,“辰王妃但说无妨,朕只是想听听你的建议,至于是否采纳,最后还是朕说了算。”

安心怡侧颜看了墨梓辰一眼,她想问问他的意思,他朝着她点头,

见相公应允,她俯身行礼道:“既然皇上想听,那我就说说我个人的见解,这些难民们,无非是家乡被毁,无处可去,无处生存,只求一个安身之所,只求充饥,所以,才会流落至此,”

“我的意见是,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和青壮年全部充军当兵,若是同意的,家属可适当的分一些附近的田地供他们耕种,这样,即可以拿些军饷,又可以让家人无后顾之忧,当然,一些年老体弱,家中又没有青壮年可充军的人,要格外关照,可以在各个城中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清扫街道,比如打更喊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