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好像也还行-第2/3页



    而目前……

    好像他们也只有一条出路。

    那就是去当一国之君,要不然……

    难道你愿意留在大唐,仅仅只是当一个地方刺史?

    这后面的发展,可是天差地别啊!

    如果是当地方刺史,可能这辈子到死了,还是地方刺史。

    后世子孙,更是啥也分不到。

    但如果是去外面闯一闯……

    那说不定还能有一丢丢的机会。

    于是……

    有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

    李象也没有拒绝。

    这一次的话……

    就选在波斯的北部吧。

    那边,似乎拿来种地还不错。

    而且……

    这里本身也就割让给了他们大唐。

    在道理上,也说得过去。

    随后……

    便对全国上下进行了一次动员。

    当然!

    在动员的过程中,也还是会受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

    主要的话,这千里之外的东西,对大唐来说,好像也的确没什么作用。

    只不过……

    光是一条,日后能够作为大唐的藩障。

    替大唐控制西域诸国,就这一点,怕也是够了。

    这做人,得把目光放长远些。

    如今大唐支持这些诸王在外建国,从收益上来说,那绝对是亏的。

    甚至日后,说不定还会跟大唐兵戎相见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对外开拓,总比对内内斗要强吧。

    而且……

    大唐事实上也没亏多少,通常来说,也就是百来台蒸汽机车,以及几万口百姓而已。

    再有的话,就是每年的军费。

    现在波斯这边,应该说还好,大概率是不太需要打仗。

    即便是打仗,也可以征调胡人士兵参战。

    安西都护府这边的话,可能也就只需要出个几千人就好。

    其实……

    按照李重的军事方面的改革来看。

    这时不时地打打仗,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另外……

    凡是入国子监的生徒,在入学前,都要参加军训,并且学习相关的军事理论课程。

    如果说,经济改革,就是从收百姓的税,到收商人的税。

    那么军事改革,就是要加强军事教育以及爱国教育,并且,还要培养百姓的危机意识。

    只可惜……

    时代不同。

    李重也不能拿后世的人的观念,去套在古人的身上。

    后世之人,那是因为经历过差点亡国灭种,又有外部势力在死死地盯着,这才觉得爱国很重要。

    可大唐,你让他爱国,你还不如给他多一些的实惠。

    李重目前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他没有办法实行政治改革。

    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这三者其实是相通的。

    你缺了一个,那自然也就很难做到像后世那样。

    那只能是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