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经济制度改革-第2/3页



    随后……

    李重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一份标准答案出来。

    当然!

    与其说是标准答案,不如说,这是这些问题的第二个回答的版本。

    李重想想,觉得也对!

    你不告诉人家,你又想人家懂,那人家又怎么可能懂?

    那不就成了女人撒泼,说你根本不懂我了?

    ……

    如果说,李象的回答是侧重于现在的大唐,有什么问题,然后便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的话。

    那么,李重的标准答案则是,大唐现在很好,但是,在不远的将来,还存在着一丢丢的隐患。

    李象使用的是现在时,感觉要更加贴合实际一些,但其试图想要解决的问题,只能说真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只能算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

    而李重呢……

    他使用的是将来时,最明显突出的,就是一个防患于未然,李重的答案,往往是带上了一种预判。

    就比如说,他写到了有关大唐的财政,众所周知,历朝历代,向来都是征土地税。

    而李重则预言,有一天,大唐可能有望取消农业税。

    那么取消这个农业税,对大唐有什么好处或者是坏处?

    如果是说坏处,那当然是几千万人口的人头税,就这么说不交就不交了,大唐财政这还能有钱剩下就有鬼了。

    然而好处,就是解放百姓身上的负担,不至于让百姓活不下去了,从而造反。

    那有的人可能就会问了,你这把农业税都取消了,那朝廷吃什么、喝什么?

    李重的回答是,大唐下一步,可以实行征收商税。

    你看,像大运河,像铁路,这些都是可以设关卡的地方,只要你有需要运送的货物,那我就要收你的税。

    可能有的人又会觉得,这商税,怕是不足农业税一毛吧。

    情况……

    在一开始,确实肯定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然而……

    问题是,以后你真的能收得上农业税么?

    这能不能收的上来,都是个问题。

    一个,土地兼并,贵族的地不能收,而贵族的地总体来说,肯定是往多了去增长的。

    除非你去抄他家,不然,很难有什么能够败掉他全家田地的机会。

    另外一个,这百姓本来就是穷鬼,本来就没多少地,没多少油水,你还收他们干什么?

    是非要逼着他们活不下去,造反了才成么?

    在写到这个问题的最后,李重也是不由得写道:“总的来说,这个世界是在变化之中的,不可能存在一种制度,能够永远流传下去,适用一百年,两百年。”

    “该到了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就要果断地做出改变!”

    …

    “还有,这财政的问题,或者说是经济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这当陛下,就要永远地把这个财政大权,经济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自己给穷死。”

    “所以当时,我就曾跟太宗文皇帝说过,接下来,我们要当资本家。”

    “什么是资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