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朕是不是历朝历代最憋屈的皇帝?-第2/3页
至于治疗的方法,取青蒿一把,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即可。
当然!
有些地方你根本找不到青蒿,那孙思邈这里还有其他的十几个药方。
不过,从后世的成功经验来说,李重还是更加倾向于使用青蒿,你说没有,那各州县的官员便可以看看能不能组织一下,移栽种植。
虽说这肯定是费时费力的,但是,还有什么能比人命更加重要。
并且……
百姓自己要是有那个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去种。
关键这东西还好操作,你不像其他的药方,往往都需要有差不多五六味药,这成本跟青蒿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档次。
李二让李重给他想想修那一座行宫好。
结果李重却给他弄了一篇有关如何防治疟疾的文章。
不过……
这倒是解答了不少古人千年以来,都弄不清楚的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北方的士兵,一到了南方遇到瘴气,士兵就容易会生病。
当然了!
其实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合体,并不单单只是指疟疾,文章当中也如此指出。
这文章一出,顿时在大唐各州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官府以正式公文的方式,来传播治病救人的方法。
并且……
在此之前,古人向来都以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
谁又能想到,居然是蚊子。
到了今年夏天。
各州县陆陆续续便有了反馈。
毕竟如果这个方法真的行,百姓不用钱都会自发往外宣传。
所以只要在某个州县有一例被治好的例子,那州县的长官,大体就能收到风声。
各州县的长官再把这种风声传回到长安。
别的不说。能让陛下记住一下自己的名字,那也是好的。
当然!
这马屁一定要拍得好!
至于建行宫之事……
李重觉得吧,还是待在太极宫安全一点。
不过……
李二肯定受不了这炎热的天气。
那只能是怎么办,只能是看看长安附近,还有没有适合翻修的行宫。
其实这样的行宫还是不少的,李重也利用当值的时间都一一去过了。
最后……
现成的,感觉还是****经住过的行宫仁智宫最好。
主要是李二的预算不足,如果他要从头开始,建一座新的行宫,那肯定要被魏征、张玄素这些人骂。
而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翻修吧,好像也只有隋朝的仁寿宫,以及太上皇在武德年间建的仁智宫最好,当然,还有一个骊山温泉宫,也就是后来的华清池,其实也还行。
只是,隋朝的仁寿宫不吉利,长孙皇后在那里生病了,而骊山上的温泉宫呢,李二有高血压,高血压的人其实是不太适宜泡温泉的。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行宫,都因为规模太小,不能体现皇家气派,这当然不能去住。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