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寄人篱下的日子



    寄人篱下,寄人篱下,何等不自在,更何况代付着仇恨,感慨,和无奈寄人篱下的,我的母亲因为父亲去世就这样住进了她的叔叔家,她叔叔的媳妇完全不能够接纳她,为此愤然离去,回了她的妹妹家,不管家里的孩子大人了,孙柏富虽然为难,但是看到自己哥哥死的惨状,再想想他哥哥去世的原因自觉的对哥哥十分歉疚,更对不起这个还未成人的侄女,毅然决然的收留了我的母亲,孙柏富的媳妇在她妹妹家待得时间太久也不是长远之计,没办法她只好悻悻回家,但对于我的母亲,她的丈夫的侄女还是没有好脸色的,甚至是苛刻,刻薄对待。

    家里什么出苦大力的脏活累活都让小明,就是我的妈妈来做,那时候我的妈妈还是一个仅仅十三岁的孩子,却要干着大人干的活,每天她都很累,累了就要多吃饭,她的老婶就刻薄她少吃饭,吃不饱,抱怨她吃饭太多,嫌弃她,鄙夷她,怎么都对小明不好。

    有一天小明的婶子买了一大块花布,小明开开心心以为婶子良心发现,看到她对这个家的付出和干活累,会给她做一件新衣服,于是小明干活更卖力气了,后来她怯生生的问“婶子,这个花布是给我做衣服的吗?

    她婶子冷冷的说道”给你姐姐,我大女儿做的,这个家不是你的家,你不配有我们给的衣裳,简直是在痴心妄想。”

    当时我的妈妈,小明落泪了,她哭了,像一个孩子一样,寄人篱下的日子艰辛到没有一丝温暖,就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一年,小明辍学了,她不再去念书了,一方面由于没有人管教不会学习,学习不好,另一方面,小明想自立,想尽早的离开这个寄人篱下到处憋屈的家,自己有自己的能力赚钱,能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每天她都会听到她的婶子问她要伙食费,要她吃她家的饭钱,这样的生活太累,太难受。

    于是辍学的母亲就和孙柏富她的叔叔一起去生产大队菜队干活,挣工分,挣工资,一家人几乎是孙柏富和小明养活的,就这样,小明婶子还是时常的管小明要伙食费,小明兜里只有父亲临死前给的她七毛钱,她全部给了她的婶子了,小小的孩子懂得什么,就那个单纯的样子,她婶子也忍心接那几毛钱,什么心态啊?

    十四岁就不上学,下地干活在生产大队挣工分的小明,一赚到钱就把钱交给她的婶子,她婶子丝毫没有歉疚之感就把钱拿走,给她自己的孩子买衣服,买吃的,花的都是小明的辛苦钱,小明冬天穿的是刮露着屁股的破棉裤,夏天穿的是土布衫子,衣衫褴褛,的干活,在女孩子生理期的时候,用碎布条,破烂布垫在裤子里,生产大队的老人家都知道,小明最可怜了,女孩子生理期的时候,来着例假还在土地里面爬,在拿着锄头干活,那时候我的母亲彩泥十四岁啊,十四岁的孩子要干一个大老爷们的活,那是怎样的一种出的力气,你说这样回到那个寄人篱下所谓的叔叔家的时候还不让吃饱,小明就只能吃像猪食一样的东西,大白菜一大颗一大颗的吃大白菜,大白菜最便宜,是不花钱的,她就一颗一颗大白菜的吃着,其实按照遗传基因来讲我妈妈应该是很高的,可是因为青少年期间营养不良,长得并不高,她的爸爸是很高的一米八十多的大个子,可是我妈妈因为营养不良还不到一米六,反倒是我这个女儿,生的高一些,我妈妈说是隔代遗传。

    就这样在生产大队里面挣工分的日子过了四五年,我妈妈二十岁了,她老叔孙柏富张罗着给他这个侄女介绍对象了,他们一家人都希望这个小明能早一点离开这个家,因为她是一个外人,不是直系亲属,不是亲的兄弟姐妹,早点离开,早点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空间,可是那时候天真的小明啊,连堂弟一个淘气的可爱的样子见到她都欢喜,她,小明把这个家里面所有人都当做自己的家里人看待,可是当时小孩子之间是没有隔阂的,小孩子之间都当做自家人看待,只有大人才想的那么复杂。

    小明也就是我的妈妈,总说她不懂事,如果她懂事早,也许她的爸爸就不会那么样的死掉,如果她懂事就不会年轻的时候受到那么多的艰苦,没有心眼,不懂得阿谀奉承,吃不饱,穿不暖,如同她的父亲少年贫苦,但是她相信苦尽甘来,但愿老天爷开开眼,让这个可怜而孤苦的孤儿有一天苦尽甘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