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是的没错,二十四节-第2/4页
……
凡此种种,巫师使用法术的限制异常明确,且惩戒严苛。如若有巫师违背魔网的规则,试图颠覆以上条约,那么他的下场一定很惨,因为魔网从来不是为了照顾巫师而存在的。繁琐到需要用几百本书才能书写的咒语,稀缺到无法寻觅的珍贵触媒。
这些都给法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一字不落地背诵咒语,并在需要它的时候快速朗读?
如何合理地利用法术位的数量限制,将每日可以使用的法术发挥到最大用途?每一位巫师,都必须在心里如此叩问自己。
但除此之外,法师们要想做到挥手成云,点石成金的奇迹之举,依然比成为奥术师的条件要轻松许多。
巫师可以仅仅依赖于无数任先贤,通过魔网代代传承下的“魔法原典”,以及被典籍明确注明的所需材料,即可提前背诵咒语。
然后,使用事先就准备好的触媒释放法术,巫师完成魔法的条件就是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用通俗的话来说,魔网就相当于一张特赦令,而法师就是走捷径的人。
记忆法术的过程,就相当于把法师为了通往知识的殿堂,本来需要走上崎岖的山路——强行缩短为了一步之遥。
但因为法师拥有了魔网这张通行证,所以能更加快捷地学习魔法,掌握咒语,无需顾及什么世界的法则,以及自创咒文。
正因有这种资源互通的“能量网络”存在,魔法的施放,对人的要求程度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只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就成。
倘若以近代世界的智商值,来判断法术的使用资格,那么在魔网建立前,奥术师的智商起码要达到200以上。而魔网建立后,智商120者也可以勉强背诵咒语释放魔法。有关于魔网存在的争议与维护,也一直是世界大陆的居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
有许多人认为,所谓魔网,只不过是玷辱先人智慧的可笑载体罢了。因为自从有了魔网,很多后辈的天才们便拘泥于已探明的法术列表,而不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奥术。新的自创法术愈来愈少,随着法师的不断增加,法术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多。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魔网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毕竟,精灵王建立它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世人有抵御魔人和恶魔的能力。
这些天生魔法适格度低下的种族再次肆虐世界大陆,所以让更多善良的种族接触到魔法,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大事。
不过不管世人的争执如何,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不停碾死弱者,魔网也还是存在,让所有人都供认不讳的一个缺点——
那即是让普通人也可以使用法术的代价(除开以上陈述四点)。这种代价不只有一种,会按法术的使用方式来计算代价。
例如,需要用到触媒的法术,一旦施法者利用触媒成功地使用魔法,那么触媒会在单位时间内丧失再次触发法术的资格。
法术的冷却所需时间,则由法术的释放条件和等级来决定,一般多以天为冷却单位,当然,也有少数以年和永久为单位。
②魔网
“魔网”,即存在于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魔力网络”。
它由“世界的意志”编制,是一切法术规则的统称与集合体。
简单来说,可以把“魔法”比作是一种能源,但这种能源因为太过稀缺,所以只有真正的“天才”才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
在“魔网”被建立之前,每个想要使用魔法的“智慧生物”,则相当于一台蒸汽机。
蒸汽机要想运动做功,那么它就得收集“魔法”能源,将其转换,最后再通过机械部件的轴承运转,将“做功”——也就是整流——法术的释放,一整套地展现出来。
这是一套非常复杂且极其消耗施法者时间的程序,也因此,在世界大陆的混沌年代,能够没有顾忌地使用法术的家伙,就只有那些拥有“天赋技能”的精灵。
而其他通过自身努力研究魔法,并能够擅用之人,他们则被称为奥术师。
在碎片战争结束,战神阿图腾和精灵王一同陨落之后,为了防止莱恩之域与世界大陆再度陷入“ShardsofWar”的阴霾之中。
执掌魔法规则的精灵王以自己的永生为代价,与世界大陆的意志进行了沟通,最后建立了能让法师轻松使用法术的网络覆盖——魔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