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谈玄论道



泰山,封神岭。

这些rì子以来,庄羽和公孙勿用两人每rì都会手谈对弈一局,他们在对弈的时刻将全部jīng力都灌注集中不受外界纷扰,风雨无阻,寒暖不知。而每一局结束之后便又饮茶论道,观山赏月,不再议论棋局之中的机巧变化,令心神完全放松,等待着来rì的较量。

如是过了一十六天,两人也战成了八比八平,今rì用过午膳两人又坐到棋坪边,准备进行最后一局的比试,依照之前的结果,此局由庄羽执黑先行。

在他落子之前,公孙勿用道:“庄兄弟,这最后一局便将会分出高下了,若是老夫侥幸取胜,依照我们先前的约定,还望你能够将一门绝学传授给我所的两位少年。”

庄羽闻言笑道:“公孙先生谬赞,生所会的不过是一些雕虫技而已,与公孙先生博古通今相比实在是贻笑大方。那天就听你过见着两位与众不同的少年,听样貌似乎与我曾经遇到的两人颇为相似,若我输了自然会将一门功夫传给他们。只是……”

“只是什么?”

“我听闻儒家列位祖师都入世,游君王,将自己的‘仁’的思想授予世人,却不知为何前辈你会隐居于此,不问世事,只是一心研习棋艺。可是近rì来的所闻所见,所思所论,让我不禁感到前辈虽然身居山林,却心念天下,现在让我传授道法武功给这两位少年,便是希望他们能够扭转齐国的败局。”

公孙先生微微笑道:“庄兄弟果真是明眼人,不过老夫是心念天下或许是太过抬举了,我这么做也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当年孟尝君的知遇之恩,希望这两个孩子可以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去。贵派掌门列子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世外隐居高人,与他相比老夫倒像是个流落山野的破落户罢了。”

他们二人一边笑一边在棋坪上落子,手中黑白两sè的一枚枚棋子好似一个个jīng兵在方寸之地厮杀着。

两人从道家圣祖老子骑着青牛遁出函谷关外谈起,公孙先生忽然不紧不慢的道:“你们道家中人都主张出世,从老子开始历任掌门都选在天下致绝的仙山洞府修行,可是老子他早年却是在周王都中做一名守藏室吏,身在都城之内饱览群书,却只是做个看管藏室的官。难怪有些人老子他是因为壮志难酬才会选择离世著书。”

庄羽道:“呵呵,前辈笑了。道家所谓的出世,也并非仅仅是远离尘嚣,而是将世俗之中的所有yù念都统统放下。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圣祖他老人家在守藏室中博览泛观,将天下道理都悉数收纳,这不仅充实了视野,而且为他领悟大道奠定了基础。”

“依你所言,贵派的《道德经》乃是集成天下大道的经典,可是又为何这短短五千言的经书却让出世离俗的众多弟子们研学至今都未能领悟?”

庄羽答道:“《道德经》确实可是世间经典,它与诗、书、礼、易的着眼之处不尽相同,圣祖他写这篇书是希望能将超脱世间道理的规则阐述清楚。但是这关于境界的顿悟并不是一般弟子能够掌握,而我们道家所谓的出世,还是会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

“入世。”庄羽所言似乎有些自相矛盾,见公孙先生停下了手中的棋子面露一丝疑惑,他继续道:“没有入世,便难以知道何为出世,没有在世间体会过yù念纠葛,没有感受过生离死别,没有经历大喜大悲,对于生命的感悟便无法透彻深刻。这就如同没有寒冷过便不知道何为温暖,没有得到过又应当如何失去,没有拿起又该如何放下。所以现在的道家众多弟子并未经历过这些,想要仅仅凭借遁世修炼难以领会‘道’的真谛。而我听从师父之命在这世间行走,便是希望能够历经人劫,得悟大道。”

“这么,你现在找到什么是‘道’了吗?”

庄羽遗憾道:“在下才疏学浅,依旧难以领悟。”

两人又是聊了数句,棋局已入中盘,见形势依旧是黑白子公孙勿用占优。最终,庄羽投子认输。



铸剑山庄,入夜。

连沐睡在厢房西侧墙边的床上,见天依旧没有入睡,便问道:“你还记得yīn阳井的事儿吗,你我父亲口中所的赐我一计究竟会是什么方法呢?”如果真的有制服乐毅的兵法,这可对战局关系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