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钓鱼翁-第2/2页
听了这位老汉的述,五名少年的脸上都浮现出一丝难以相信的困惑,眼看淮水南岸方向的雾气渐渐浓密起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
钓鱼翁见众人脸sè凝重,心想这些少年渡江也必定是有要事,便对众人建议道:“现如今这江上已经没有人敢再摆渡了,偶有一些渔夫也只是在近岸处捕些鱼虾。眼看便要夜幕降临了,依我所见,你们还是待到天朗气清之rì再从浮木桥过江吧。”
连沐和马车中的两位姑娘商量几句,觉得长途跋涉之后是该好好休息,既然今rì无法渡江唯有找一处地方落脚,过江之后到了越国没有燕军,便不必如此连夜赶路了。殷天自从即墨城东那口水井中的事之后,对于水颇无好感,况且这淮水之中恐怕有些古怪,他便询问老汉哪儿有客栈投宿。
钓叟向西北方向一指,答道:“半里远便有一处烟雨楼,这是方圆十里之内唯一的一家客栈了,途经的人常在那儿落脚。”
五人谢过钓鱼翁便调转马头,趁着余晖,向着西北方向行去。不久便见一处绿林掩映之中有一所楼宇,楼前铺着青石板,远处的泥地上满是车辙和马蹄印,想来过往的旅人都在此处过夜。
这烟雨楼高三层,泥墙灰瓦,朴素而简约,堂前院后都种满翠柏榆木,在一片翠绿的枝叶之间显出一分江南的恬静,这与临淄的堂皇、中原的风骨,大漠的粗犷都截然不同。在斑驳的泥墙之中似乎还能够看见木质结构的柱子,从泥墙内隐隐透出,一扇简朴的木门敞开着,门上的匾额镌着“烟雨楼”三个字。
酒旗当风,楼后的伙房已经传出一阵阵香味,殷天这几天来吃的都是些干粮野果,腹中的馋虫早已经按耐不住,便跨下马走向大门。却被连沐猛地一把拉住,见他微微皱着眉头,低声道:“你有没有闻到一股血腥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