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二
作为华夏的曾经的小弟,现如今翅膀硬了,野心也逐渐膨胀。
见晚清时期的华夏积贫积弱,制定了狂妄的大陆政策。
(1)侵占华夏的台湾;(2)征服朝鲜;(3)侵占华夏的东北和蒙古;(4)征服全华夏;(5)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也许是梁静茹给它的勇气,敢于去称霸世界,但不得不承认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国家确实在近代给华夏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以什么借口出兵华夏呢?真所谓。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朝鲜这个神队友,带来助攻。
朝鲜与华夏历史渊源颇深。
在华夏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商人华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李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今首尔一带。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卫满朝鲜依然属于华夏地方政权。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
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中部和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其中,玄菟郡设于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设于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临屯郡以及玄菟郡的东部被并入乐浪郡,分别设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迁至高句骊县。东汉末期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析出乐浪郡南部都尉设置带方郡,并为曹魏、西晋所承继。
高句丽是产生于华夏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并非朝鲜历史政权。初期在华夏东北经营,往后高句丽扩张至朝鲜半岛北部。由与其他王子不和的扶余国王子**在今LN省新宾县东南于公元前37年建立,后迁都至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后又迁都至今平壤,汉朝时由玄菟郡管辖。高句丽这一时期居霸主地位,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其疆域南至朝鲜半岛中部地区。
在朝鲜半岛南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出现马韩、辰韩、弁韩三个小部落,合称“三韩”。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后被百济统一。公元前57年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伽倻,公元6世纪被新罗吞并。
百济是由温祚王带领一群人从高句丽南下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流域于公元前18年建立。百济统一了马韩部落,并在公元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北到今吉林省中部,东到延吉以东,西到辽河。
朝鲜半岛学者单方面称没有共同历史继承与文化认同最终也没有统一成一个国家的高句丽、新罗、百济并存时期为朝鲜“三国时代”。(新罗最终仅仅统一了百济)
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其国都不下而返。公元668年,
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平壤),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其首都故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辖境东起RB海,西至辽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护府,后合并为熊津都护府(今公州)。
670至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复为唐朝附属国。935年被高丽所灭,新罗时代结束。
900年,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定都光州。901年,新罗贵族弓裔称王,建立后高句丽,定都开城。904年,改国号为“摩震”。905年迁都铁圆,911年又改国号为“泰封”。
至此,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北韩半岛学者称为朝鲜“后三国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