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第2/2页
运动是由洋务派领导和管理的。洋务派是二鸦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分成中央和地方。奕?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央的代表,地方上是有权有势大臣,分别是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等。
整场洋务运动围绕口号“自强,求富”展开。
自强。
军事上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开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
1、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AH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是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华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安庆”号。1864年迁天京(江苏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
2、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3、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华夏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4.天津机器局:简称“天津机器局”。官办军用企业。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军火机器总局”。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九年由直隶总普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