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开启争霸赚钱之路-第2/3页
稿酬虽高,每年转载的文章也就那么几篇。这两种刊物韩东暂未列入计划,现在实力不够,名声不显,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刷三流刊物吧。
能在一流以上刊物上著述论说,在滨海大学这样的三流院校,可以算是教师家里祖上积德了,马上可以拿去校领导那里兑换副教授等高级职称。须知,每年这些期刊刊登的文章就那么多,蛋糕不大,但是和尚不少,几乎所有的法学院教师都盯着这些刊物。
一些顶尖法学院,比如中央大学法学院的老师,更是长期霸占各类一流刊物的版面,其他一流法学院的专家们也瓜分了不少版面,剩下的汤汤水水,名校博士、二三流院校教师也个个哄抢,流到滨海大学教师手中,又能有多少?
滨海大学法学院建院以来共有三人在《法学研究》上发表过论文,现在都是各个教研室的学术带头人,享受滨海市政府专门津贴,平时连院长都给这三个人面子。他们在滨海大学法学院不可谓不风光。
接近吴红旭实在是韩东的无奈之举。要知道学术抄袭,哦,不,学术创作是高智力、高门槛的技术活,本科生要在三流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必须有个共同署名的博士或者教师顶在前面,堵住他人的口水。
韩东也想像很多穿越的前辈一样,把那些炽手可热的网文抄出来,但一来韩东没看过什么网文,看过也忘得七七八八了,二来韩东的文笔实在是惨不忍睹,写网文扑街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而学术论文就对文笔要求没那么高了。
有的看官可能对制霸学术道路不屑一顾,认为学问做得好,要饭要到老。其实这是对学术的不了解,暂且不说论文稿酬丰富,学术有成之后更是名利双收。
记忆里,韩东考入知名大学研究生后才发现,法学院几十位教师中,千万富翁就有十几位,更有几位身家过亿,他们大多是学术大家。
法学圈里有数位大家,学问做到极致,仕途也一路绿灯,短短数年就从普通教师升级为部属院校的校长,后来出阁拜相的也不是没有。所以说,学术道路是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捷径,当然大部分想走捷径的人都因为资质或毅力原因而死在半路上。
想到这里,韩东举手想要打断吴副教授的讲课。必须要一鸣惊人,将吴红旭彻底征服,让吴副教授将自己定位为超级学霸,此刻除了韩东谁也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吴红旭此刻正在唾沫横飞地教授“法的本质”这一课题。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经典教材对法的本质的论述,吴副教授结合自己在朝鲜留学的经历,将一帮本科生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事实上就算是法理学的硕士研究生,也很难驳倒这段红又专的论述。要知道,这可是苏联伟大革命导师的论断。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吴红旭看到了韩东差点举到天花板的手,不由停下讲授。
“吴教授,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我对法的本质的理解跟你不同”。吴红旭大为惊讶,走上教坛二十年,头一次有大一的新生跟自己探讨学术观点。在吴副教授眼里,大一新生好比白丁,有一天有个白丁要跟学富五车的副教授探讨学术问题,无疑会让人笑掉大牙。他突然有了兴趣,做了个手势,示意韩东继续。
“我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不是一般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韩东一边回忆脑海里2009年发表在南大核心刊物《改革创新》上的一篇名为《法的本质再探讨》的文章,一边慢条斯理地将自己的观点有条不紊地阐述出来。这是未来流行的观点,对传统理论冲击很大。
三个班级一百五十名同学,看着韩东都满眼冒着小星星,套用未来的一句话,不明觉厉啊,虽然不知道这小子在说些什么,但是好像很高大上啊。大一的新生学术修为跟高中生没多大区别,但不妨碍他们将韩东视为学霸。
“娘子,快出来看上帝”。个别同学心中突然冒出来这句话。
韩东洋洋洒洒论述了五分钟,从康德说到边沁,从边沁说到涂尔干,不知不觉中已经跑题万里。吴红旭一点打断的意思都没有,多少年照本宣科的教学生涯,突然有了点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