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琼林宴(五)
“二位大人”见二人争持不下,在这般抢夺下去,这幅字非扯了不行。盛长栒见状只能站出来躬身行礼说道“学生的一幅字,当不得二位如此。不过是一杆笔的事情,学生在写一幅也就罢了。”
“那怎么能行!说好的与我赔罪,怎么能在另送他人?”柳大人顿时不愿
“这首诗有复我河山,收我疆土之意。送与我等武将鼓舞士气,扬我军志气,岂不更好?”英国公不甘示弱大手一挥非常豪气,说的也确实如此,他想要这首诗也是因此。
一时间又僵住了,盛长栒见二人都不肯让步。思忖片刻,躬身对着柳大人行礼说道。
“柳大人这首诗学生思来想去,确实送与英国公更为合适。英国公子孙皆为我朝军中栋梁,若能因一首诗作,便激励其复我河山,岂知将来不是一段佳话?”
“至于柳大人您,一首诗而已。在写一首,给您赔罪了。”盛长栒又是一个大礼,听闻盛长栒又有新作,顿时来了兴趣。一开心手立刻松了,立马铺纸磨墨一脸期待。
段候和韩大相公都是一脸的无奈,听到又有诗作,两位对视笑着抚着胡须。看到柳大人和英国公如同孩童一般争夺,则是笑的直摇头。
英国公得了诗句笔墨,很开心,自己默念朗读。他一生戎马,此生最遗憾的就是,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其被贼寇占去了多年。
刚刚与高台之上,之所以会为盛长栒说话,也是因为此诗。自己年少时何尝不是这般,立下宏愿?只可惜时光荏苒,转眼青丝白发。
天不遂人愿,每每自己上书,朝中自诩清流、士族那是挨个反对。官家仁厚也不愿大动兵戈,百姓受苦。每每敌寇来范,那是能和谈尽量都不会动武。大把的金银送出去,作为武将简直屈辱至极。再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谁能明白一个武将的抱负啊?哎!
英国公那边自己感叹不已,百转千回拿着诗黯然伤神。
这边盛长栒已经开始,泼墨挥毫。
“三月杨花飞似雪,内园桂树绿成阴。何妨写尽凭高意,十步虹桥彻水心。”
“好!好一句:何妨写尽凭高意,十步虹桥彻水心。”柳大人拿起纸张很是满意,大家围上来一起评赏,少不又是许多恭维。
只见大家兴趣正浓,其乐融融的时候。一个内侍官跑了过来“见过诸位大人,时间不早了,陛下的赏赐也快到了。还请诸位正席入座,请!”
原来内侍官是来提醒大家,正席入座,今夜琼林宴重头戏就要来了。
“时候也不早,咱们入席吧。改日大家在相邀一起,韩大相公请,英国公请。”段候见内侍官过来催促,于是开口说道。
“段候请……”
韩大相公,英国公先行,段候,柳大人随后,盛长栒也是跟在他们后面,众人向着高台走去。盛长柏目送他们离开,他是一榜十三名,和盛长栒差着一个榜呢,自然没有资格高台入座。不过他的位置也很靠前,至少也是围着朝臣们坐的。那些个榜末的士子们,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已经都坐到了琼林池侧的角落,根本不起眼的位置。
一行人上了高台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柯政柯相依旧心如止水,平静的喝着茶似乎欣赏着眼前的器乐歌舞,心无旁骛的模样。
除了柯政高台之上还有不少人,满面笑容的跟韩大相公和段候打招呼。更有甚者笑脸相迎,卑躬屈膝。
奇怪的是不少人目送几位大人先行后,歹看到后面跟着的盛长栒后,都用怪异、冷淡甚至是指指点点的目光盯着他,弄的他极其不自在。
盛长栒并不知道刚刚高台之上发生的事情,眼下只觉得奇怪。心中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放缓了脚步,四处环视了一下。竟然看见对面不远处,学子进士指指点点,欧阳旭也是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微笑,什么情况?
心下疑惑,眼神不经意,就撇到了户部尚书叶良辰的身上。叶良辰端起酒杯,一瞬间就给了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提示的目光竟然落在了,殿试那天的御史台延大人的身上。然后又看了盛长栒一眼,随后放下杯子。面目恢复如常,依旧是左右逢源一般的笑容,一瞬间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