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观编舟-第2/2页
“乔侨呢?”
“回家了。他妈打电话说想他了,老二就打飞的回去了,应该到家了吧。”
现在交通真是便利,有钱便能充分享受了。
“老大,昨天此时我们还在海大和许欣喝茶,今天现在我要孤零零去食堂打饭,你有没有觉得这很神奇,有没有一种做梦的感觉?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我们都在一个人的梦里面?”猴子说。
“你想多了。”祝俊也有这种感觉,甚至比猴子更甚。如果真在梦中,现实又叫什么?如果能自主改变将来,那还叫梦吗?或者梦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不聊了,再不去食堂就只剩菜汤了,明儿再联系。”猴子挂了电话。
祝俊瞄瞄主机,明月初升,天下太平。
起身接了一杯咖啡。中午叫了最简单的外卖,就着热咖啡将剩下的几个凉包子吃了。这等中西混搭的吃法,若邹爽、曾奕知道了,一定会笑老土吧。
第一次想到曾奕,回来之后。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时间点不太好,值班又脱不开身,明天吧。
收拾完快餐盒重新回到座椅子,像士兵回到门楼上的岗位,继续一眼看书一眼监视着电脑。
月下枝影般寂静,蚕吞桑叶似翻书,执戟巡城的将军一般从容,一生能有几多夜晚,享受这份宁静、愉悦与满足。
“这么早回来了?有情况吗?”同事大李来接班了。
看看屏幕角的时间,竟然快零点了。
地铁公车基本都停了。祝俊决定在公司休息室猫一夜。
休息室沙发床上躺下来,阖上眼睛毫无睡意,脑子清醒的如冬夜天空的星星。
索性坐起来,打开笔记本。想了想,搜索出“编舟记”的种子,下载打开观看。
Sorry,不是我喜欢盗版,而是国内没有公映,而且这部片子是许特别推荐的。
影片两个多小时,情节却很简单,讲述一个年轻人马缔光也,被调进辞书编辑部,和同事们一起,花了十五年时间,编集了一部叫做《大渡海》的辞典。
张盈说的没错,故事沉闷得要死,没有你死我活的冲突,没有戏剧性的大起大伏,只有日常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自身的困境及克服与坚持。
但是,却是一部让人感动和生出绒绒幸福感的电影,至少对祝俊是这样。
片中的房东婆婆对主人公说:你这么年轻,就找到了这辈子想干的工作,真是太幸福了。
这便是自然得到的、无须再妄想的人生事业规划吧。
《大渡海》耗用了主人公十五年青春,《长江鱼类志》花费了夏思忠半生的心血,前者是电影,后者却是真实。
“十五年吗?真是漫长啊。”
“我却觉得太短暂了。”
看至片尾淡淡结束,祝俊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看不下去的片子,许欣却能反复观看,并几次流泪。
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做完做好,是无趣之至,还是天经地义?
注定无法入眠了。
隔壁机房沙沙的主机运作声,永无止息。
登上QQ,几乎所有的头像都是灰的。
心潮起伏如涨,实在忍不住,给她发过一条留言。
老大:《编舟记》,我看过了。
就在将关笔记本的时刻,灰暗的南极兔头像,突然抖动两下,变成了彩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