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兴趣小组



乔侨问段昱:“我们头一次见面吧?”

段昱不做解释,掏出手机呼叫:“通知‘海军’:能到的人统统赶到基地集合。有三个朋友从北京来,需要好好招待。”

乔侨祝俊猴子三人互相瞅瞅,没听错,段昱的确在呼叫海军,颇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 席的派头。

张盈笑着说:“你们麻烦大了,今天就别想脱身了。”

祝俊问:“许欣去哪儿了?”

“许欣……”

“不准说!”

张盈刚一开口,就被段昱打断。张盈似乎很任从段昱的权威,段昱不让说,她便吐下舌头再不说话了。

没有张猎户,不信吃不到兔子肉!乔侨从兜里掏出苹果,直接拨打许欣的电话。海大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不用再专门准备了。

段昱没有阻止乔侨打电话,坐回椅子上懒懒地等着,好象乔侨摁下的是一枚定时炸弹的引信,等着听响儿看热闹就行了。

嘟—嘟—嘟——

“从那遥远的海边,慢慢消失的你……”铃声忽然从张盈身后的书桌上响起。

乔侨耳贴着手机继续等候。

桌上的铃声继续响:“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想要说些什么,不知从何说起……”

张雨生的“大海”,做成铃声依然很好听。

张盈反手抓起手机,摁下拒接键。

乔侨听筒里传出:“你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

许欣的手机就在张盈手上!她没有带在身上?!

段昱呵呵笑了。他来之前打了许欣几个电话,最终就是张盈接的。

张盈见多不怪了,说:“许欣这人,有时心细如发,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能挑出错误的数字;有时呢,又迷迷糊糊,丢手套丢发夹丢饭盒,419的寻物启示都快成为张贴栏一景了。”

晕!许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乔侨不愿相信。

段昱站起身:“许欣白天肯定回不来了。不过没关系,不用担心,我会替她好好招待你们的。”

猴子瞟着段昱说:“我们跟你不熟,还是直接找许欣好了。”

张盈说:“你们想要见许欣,怕真的要经过船长同意呢。”

乔侨心头上火,段昱你算老几算干么的,许欣见谁还要你同意,知不知道自己脸有多大?

搞清了在人来历,段昱变得如主人般热情:“坐火车来的吧?肯定早饭没吃好,喝完水咱们就下去,请你们尝尝胶东土菜。”

猴子翻眼说:“打飞的来的,机上快餐马马虎虎,就是免费饮料喝多了,有点撑得慌。”

段昱笑笑:“不管打飞的来的,还是骑毛驴来的,来到这里都是客人,许欣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好大口气,我还是许欣初中暗黑保护者呢。”猴子说。

段昱不以为意:“我之所以越俎代庖,因为许欣是组员,我是组长。你们听说过‘海大海洋兴趣小组’吧?”

听说过,许欣将乔侨赚送的手机、笔记本就全都转赠给了这个幸运小组。

“没听说过。”猴子偏这么说。

段昱缓缓说明:“我一句话介绍下,海大的海洋兴趣小组成立于1964年,比你我的年岁都长,四十多年的小组里,走出了两位科学院士、十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所以想进入这个兴趣小组,对学习、能力和人品要求都非常严,但是一旦进来,所有组员便成为一家人,亲如兄弟姐妹。”

牛X!一个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还能扯出这么道道儿,还不是吹牛,确实有料有历史。其实北大的牛X社团也挺多,象爱心社、山鹰社、元火漫画、街舞风雷社等,在国内都堂堂有名,可惜乔侨没有参加其中任何一个,此刻连还嘴的机会都没有。

张盈插话说:“棋团表演各类有意思的社团邀请,许欣都没有兴趣,偏偏对这个又枯燥又高要求的小组一见如故,进去之后如鱼得水。不过,小组也帮了许欣不少帮。”

“哦,小组帮了许欣什么帮?”祝俊感兴趣问。

“比如去年申请一个什么去南极的活动,学校没当回事根本没往下通知,许欣在截止日报名,负责人说过期不接受。小组出面一直找到校长,才把材料申报上去。”

“这事儿后来成了吗?”猴子问。

“没有。全国大学生只有三个名额。”段昱说。

“全国三个名额她都敢申请?!”猴子敬仰之情如涛涛江水,乔侨也很惊讶。只有祝俊比较了解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