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
吉时已到,正是开始。
青塘镇这里的有着地方特有的风俗。
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主持的人口念祝词,然后控制的节奏和步骤。
当然这些步骤是不能出错的,否则真真是不吉利。
这时,女性是不能靠近房子的,这也是不吉利的。
所以大丫姐妹远远的看着自家房子在墨瓴的主持下一点点发生变化。
大丫很是担心,她害怕墨瓴会在这个中间下什么手,这样,不仅仅她,就连虎蛋几个也会被算计的。
的步骤,大丫之前已经打听的很清楚了。
据说先是起步,登云,登基,然后升梁,挂上正梁,挂上红绿条幅,最后宴请周围邻居,撒团子,以图喜庆!
远远望去,墨瓴站在前面,左面站着泥瓦匠,右面站着木匠。
墨瓴念一句祝词,左右两边的工匠随着墨瓴高声念出。
“一对“和合”笑嘻嘻,你向东来我向西。
你向东面摘仙果,我向西面采蟠桃。
蟠桃仙果都采到,代代儿孙戴纱帽……”
墨瓴刻意压低的声音缓缓的进入了大丫的耳朵。
青涩中带着一些童音,却并不难听。
就像一丝暖流划过自己的内心。
远远望去,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渐渐清晰。
放佛身后所有的人都成为了背景。
那一刻,似乎可以预见那个人长大之后是如何风华绝代。
鲜衣怒马,仗剑天涯。
温文尔雅,意气风发。
如此鲜活的人物,却沾染了一丝落寞。
淡漠的疏离,恰好被那双深邃的眸子掩饰的恰到好处。
既不会让人能看出来,又不会礼貌过度让人反感。
此时的大丫,不由心生敬意,又恍然一丝淡淡的心疼。
仅仅是念祝词全程下来,就弄了将近一个时辰,大丫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感觉有点空空的。
看了看时辰,已经快要午时了。
赶紧跟翠红说将之前商议过的酒席摆起来,估摸着,午时前后怎么都能上完。
毕竟按照时辰来讲,午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胜的时候,过了午时,阳气愈渐衰弱,这对这一神圣的事,是极为不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砍脑袋的时候都是午时三刻,因为那时候阳气最终,阴气全避的。
大丫吩咐下去之后,再回过头,就看见墨瓴在领着众人拜着什么。
这是大丫穿来之后第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新家,它不同于天庆寺,这是自己用自己的双手赚来的。
她清楚,天庆寺是里正为了照顾自家家里,半卖半送给自己的。
所以,一比之下,她和妹妹们都喜欢这里。
这里全部都是陌生人,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开始,这是他们最盼望的。
大丫正想着,就见张工头凑了过来,“东家,还撒团子了!”
大丫微愣,没有反应过来撒团子是什么。
翠红连忙走了过来,“林姑娘,撒团子是的最后一步,意为馈赠亲友。”
这时大丫才反应过来,刚想说话,就听见墨瓴念道:
我拿团子白如玉,鲁班令我敬龙珠。
东南西北我不撒,先敬主家万年柱。
亲朋贵宾头张望,财源福气满家降。
团子落地滚元宝,四邻八舍都来抢。
小伙抢到配鸳鸯,姑娘抢到配情郎。
中年抢到富贵长,老人抢到寿无疆。
读书人抢到下笔如有神,高中状元郎。
种田人抢到一粒种下地,万担粮归仓。
十二生肖聚一堂,主家福禄万年长。
撒了团子撒喜糖,年年岁岁永安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