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
    
    林大丫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院子里传来了扫院子和劈柴的声音,想必刘氏他们已经起来了,想了想还是没有喊醒熟睡的姐弟三人,还是没有忍心喊醒她们。
    出去的时候,刘氏正在扫院子,看见林大丫出来了,脸上立马露出了关切的笑容,忙迎了上去,问大丫是否习惯。
    大丫笑了笑,表示自己睡的还好,刘氏看了看她得黑眼圈,也没有拆穿,说了几句话,手上的扫把就被大丫抢过去了,刘氏没办法,只能去厨房看看饭菜怎么样了。
    吃过饭,刘大柱歇了一刻钟左右,就把早上准备好的黄泥和石头都一样一样的挑到了大丫现在住的破庙里,刘氏搭着手一起垒炕。
    大丫有心想要做点什么,最后让刘氏以年纪小挡了回去,大丫叹了口气,只能出了屋子。
    站在院子里的大丫看了一圈院子,觉得这个破庙的院子还挺大,从惨败的旧迹中可以隐隐的看出来,正殿到院门的两侧是有两片不大的小园子的,而院门到正殿有一条石头小路,方便人们行走的。
    是不是稍加修饰后就可以种点什么蔬菜之类的?现在正是农忙之前,如果这个时候播种,上冻之前,至少菜是够用了,那冬天的时候呢?
    林大丫记得听自己同学说过,东北的冬天是可以储存秋菜,什么酸菜,白菜,土豆之类的都可以冬藏,虽然不知道这里的冬天会不会存住,至少这是一条不饿死的路,只要有菜,一天喝三顿汤也饿不死,只要活着,就都有希望,这还不是最差的结局。
    想到这里,林大丫赶紧走到小园子的一段,开始拔起草来,旁边的二丫虽然小,但是看林大丫拔草,二丫也开始动手,林大丫看着在自己旁边干活的妹妹,心里不由一暖。
    不知道干了多久,林大丫抬头一看,太阳都升的老高,该有十点多了吧?
    林大丫起身到自己的水井边,试探着拽了拽垂进井里的桶,使劲儿的拎出来,当桶里出现满满的一桶水的时候,林大丫笑了,至少这个没有坏。
    舀了点水净了手,到厨房拿出刘氏匀给自己的三个碗,重新打了井水分别装了三碗水,先给了自己妹妹一碗,然后将两碗端进去递给了刘氏二人。
    进屋之后,林大丫不禁得感叹,这两口子真的太麻利了,整个三米多的炕已经起来一半了。
    看着屋里累的满头大汗的刘氏夫妻,说不感激那是假的,赶忙将水递给两位,嘴里还不住的表达的谢意。
    刘氏见大丫人小鬼大的模样,有些忍俊不禁,笑着说道:“你这丫头,这么点事儿,也至于你一个劲儿道谢,这事儿对你大叔和婶子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闲话了半晌,大丫想起来开园子的事儿,没想到这事儿立马得到了刘氏夫妇的赞同,刘氏主动说要把自己家里的种子匀给大丫种一些,没想到大丫却没有同意反而却借了二两银子。
    刘氏不解的看向大丫,她不明白为什么不要种子,在她看来借银子和借种子是可以平行的,并不是二选一。
    想了半天,刘氏还是没有问出口,不过种子还是给大丫姐妹留点儿,小孩子总是瞻前不顾后的,刘氏暗暗在心里摇了摇头。
    大丫何等精明,看刘氏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是大丫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说好以后一定会还的。
    刘氏也没有说什么,在她看来还不还已经不重要了,虽然二两银子差不多够了自己一家大半年的花销,但是对于四条生命而言,这还是不够的。
    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大丫就回到刘氏的家里准备午饭,照常理,本应在大丫的破庙里面吃饭的,但是由于破庙的灶台还没有修整好,所以,大家决定还是回刘氏家里吃午饭。
    进了厨房之后,大丫想着,刘大叔和刘氏都是干的力气活,得多少吃点抗饿的粮食下午才能不脱力,想到这儿,大丫就往锅里添了一瓢水,把每天抓了把糙米就扔了进去,然后又和了点白面碴子面两掺的面团,贴在锅边做了贴饼子。
    这边往上贴那边心里还是直打鼓的,在现代的时候,大丫很少吃面食类的食物,所以真的不知道这个需不需要发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