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吐谷浑枢纽-第2/3页





        不知何时,李治他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薛安,怎样了?”李治兴奋的问道。

        李丽质和李慎,都希冀地看着薛安。

        “你们看这个堪舆图。”薛安道。

        众人看向堪舆图,有些搞不懂薛安的目的。

        李治试探性的问道:“你是在看吐谷浑的地理位置吗?”

        大唐的国土,向南北扩张,向西的话……

        长安西面是凤翔节,而凤翔节就处于大唐边境,吐谷浑,便是距离长安最近的边境国家。

        也因此,打造的精钢武器,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能第一时间送往吐谷浑。

        而吐谷浑,再往西,就是吐蕃的广袤土地。

        从西向东,吐蕃、吐谷浑、凤翔节和长安,构成了一条直线。

        如果说,未来明朝朱棣迁都北平,是为镇压北境异族,以天子之身守国门。

        长安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为了镇压西部边境,同样是天子守国门!

        薛安拿出一根毛笔,用笔头指了指吐谷浑的位置。

        “黄河是一个‘几’字形状,最左边的这一片,也就是黄河的发源地,就在吐谷浑这一带。”

        “不只如此,吐谷浑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从汉朝开始,就有青海道、吐谷浑道等称谓,丝绸之路,在吐谷浑的管辖内!”

        “无论与蒙元、中亚、吐蕃、南诏还是青藏等地的贸易,都是以吐谷浑为枢纽。”

        “这种内陆地区的经济枢纽核心,怎么能假手于人?”

        吐谷浑,便是未来的豫、甘一带。

        如果不是特地钻研了堪舆图,薛安都没发现,吐谷浑居然如此重要。

        “不止如此,我据我刚刚的发现,吐谷浑农业、畜牧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同时有各种矿藏尚未挖掘!”

        李治倒吸一口冷气。

        农业、畜牧业,他还相对没那么在意,因为大唐境内,有的是耕田。

        可矿藏,这绝对不能忽视。

        如果让吐谷浑发现了铁矿,用来制造大量兵器和甲胄,后果不堪设想。

        “矿在哪里?”

        “不知道!”

        薛安回答的有点光棍,他又不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能知道有矿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精确到具体城市?

        李治一个趔趄,差点跪在地上。

        “虽然让人很心动,但不知道铁矿位置,说也是白说!”李治幽怨地白了薛安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