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逃不掉的宿命-第2/2页
打发了李右,悲从心生的朱雄英,抹去了眼见的泪水,随即下令:三日不接外臣奏事,行宫食素七日,设灵牌于西殿,他要遥祭自己的老师。
设立灵堂祭祀李善长是人之常情,可从皇帝的必杀名单中抢人,可不是聪明人该有的做法。常森不得不提醒自家外甥,朱允炆都知道拍皇帝的马屁,太孙这么做,何其不智?
更何况,他们冯家并不是南宫一系的人,对南宫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可都没什么价值,犯不着为他们犯颜。
对于常森来说,太孙干什么都行,只要是外甥需要的,他都可以充任急先锋。因为他答应过自己的姐姐,全力以赴保着朱雄英一辈子平安、喜乐,乃至登基称帝。
“舅舅,打仗的时候,你可是个勇者。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逃是逃不掉的。”
“况且,周王的操守还算可以,孤也不相信他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更何况,事情远远比已知的要复杂,冯胜一死,冯氏一系的人及周王都会受到株连。也许不比当年的胡惟庸桉牵连的人少,又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丧命。
朱雄英不是圣人,不敢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要这么多人死,对大明真的好吗?他太知道了,靖难之时,朱棣趁着朝无柱国,是怎么篡国称帝的。
称帝后,还将茅大芳五十六岁的妻子充为官妓,侮辱致死不说,还下旨说:“抬到门外,拉去喂狗!”
太常卿黄子澄的妹妹,被二十几个大汉**,怀孕后生下了一个女孩。朱棣下旨回复:“等她长大,又是一个**材料。”
每次想到这些,朱雄英都挺纳闷的,就算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作为同胞兄弟,燕、周二王的反差是不是太大了。
随着来大明的日子年深日久,朱雄英越发的觉得,上天让他来到大明,也许就是为了阻止洪武朝的内耗,挽救壬午殉难中那些无辜者的性命。
这也许就是他的宿命,逃不掉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