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章-第2/3页



红嫣暗道不好,一睡沉了,现在已是自发自动的缠到他怀里去了,平素还好,昨夜才拒绝了他,便尴尬得很。

狄秋浔见她醒来,便微微往后抬起了头:“你做了噩梦。”

红嫣呆呆的哦了一声,摸了摸胸口,是有些不适,发噩梦也是可能的,想来他是见她神情痛苦,好心查看。

她便小心的从他怀中移开,从床尾蹭下床,不敢看他。

用早膳时,宫人们都察觉到两人之间冷淡的气氛,俱噤若寒蝉,小心翼翼,低眉顺眼。

红嫣屏着口气,等狄秋浔上朝去了,才长长的叹了口气,预备去给皇后、太后请安。

一连这几日,连费太后面上神情也颇为凝重。

前面朝堂的消息已是传到了后宫。除了安排赈灾,左拾遣康珣上折,建议推行易市法。主要是由朝廷设立官署,拟定平价,收购市面上滞销之货物,待市面上此货物短缺时再售出。并允许商贾借贷赊货,收取息金。此举是为了限制大商号对市面的影响,有利于物价稳定和货物流通,免除类似此次“谷贱伤农”的事件再次发生,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这一建议,每位大臣放在心中想一想,也不得不承认其利国利民。

但这康珣虽有才,却不通世事:那个大商号背后没两权贵?甚至某些大商号就是权贵出资,不过是弄些掌柜做幌子。

若这市易法当真推行,损及的便是大商号的利益,既权贵世家的利益。

如此一来,谁又肯赞同?除了少数清流,此建议招致满朝强烈反对。

费太后更是传了话到前头:哀家信奉无为而治。

纵然如此,仍有些忧国忧民的大臣据理力争。整个朝堂吵成了一锅粥。

言语过激之时,便有人指责费太后“牝鸡司晨”。

费太后面色阴沉,慈宁宫里气氛凝滞,山雨欲来。

待嫔妃们表达孝心过后,费太后不欲与人多话,便教她们散了。各嫔妃自是避退不及,连柔贵妃也并无多话的告退了去。

舒红嫣习字时便有些走神,一时觉着不知如何面对狄秋浔,一时觉着费太后受此指责,发起怒来,怕会有所动作。

孙嬷嬷连用戒尺轻击她腰背:“舒才人,腰挺直。”

红嫣将笔搁下:“孙嬷嬷,我歇歇。”

孙嬷嬷掀起耸拉的眼皮看了她一眼:“您这一手字,可真配不上您这模样。”

费太后是这后宫里的至高存在,连她手下一个嬷嬷旁人也得敬着,是以她们平日里都十分倨傲。红嫣却恼她无理,又想着自己无需太忍,便不软不硬道:“这还有什么配不配的,嬷嬷一手好字,又该配个甚么样貌?”

只差没明着说孙嬷嬷貌丑了,原以为孙嬷嬷会动怒,她却将目光在红嫣面上转了几个圈,并未吭声。

红嫣自个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未免太不尊师重道了,少歇了一会,便起身道:“行了,继续练罢。”收敛了心神,端正姿势,再未引得孙嬷嬷动手。

到了时辰,红嫣搁了笔,自有小宫人上来收拾桌案。

红嫣送了孙嬷嬷到门口,孙嬷嬷回头看了她一眼,状若无意道:“才人只要将这一手簪花小楷练好,再时时抄些佛经送到太后娘娘面前,必有您的好处。”

红嫣一时没回过神,孙嬷嬷便走远了。

不免心中纳罕,暗道她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提点?

论交情,自己同孙嬷嬷不过相识数日。

论权势,孙嬷嬷已抱了太后的大腿,何需再讨好她?

何以突然来这一句?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想着,也没召人来服侍,就独自散步,舒动下筋骨。行到小书房一侧,守在门口的胡公公见是她,便未多言。

红嫣听得里头有甄世宣的声音:“……蒋重山等,搜罗了康珣的罪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说着说着,声音略有些低了,红嫣本也未起心去听,正要走开,便听狄秋浔的声音:“朕去慈宁宫,向太后求情,朕开了口,太后必有顾忌。”淡淡的,却清晰坚定。

甄世宣急呼:“不可!皇上向予太后漠视朝事之感,怎可自毁长城!”

狄秋浔沉默一阵,便道:“无非是太后心生警惕,行事推前,令朕处境艰难。但朕若于此事上不作为,只会令人更慑于太后之威,更丧失信朕之心……且,朕不能因畏惧,便坐失国之栋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