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江湖越老胆儿越小



    我的思绪重新回到这本《通灵古卷》上,继续向下翻,果然不出所料,书的后半部分终于有了文字,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还是可以分辨。

    最先看到的三个大字是“撼龙经”,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七言诗: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

    爷爷当萨满巫师所仰仗的本事,和中原阴阳师掌握的青囊风水秘术有很大区别,但我从小耳濡目染,还是在爷爷的影响下,读过一些关于风水术的古籍,这本《撼龙经》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我对这本书还是有些印象的,记得这本《撼龙经》是唐朝大风水师杨筠松所著,此人虽然很少见于正史记载,但在风水学中却极具威望,是能和晋代郭璞齐名的一代宗师。

    我连忙向后翻了翻,果然在《撼龙经》之后,又看到杨筠松所著的另一本《疑龙经》,这两本书都是教人分金点穴、寻定龙脉的道理,而《疑龙经》更多提及寻找水中龙脉的方法。

    “疑龙”“撼龙”,虽然这两本书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龙”字,但这里的龙指的是风水龙脉,也就是一种由山川地理结构汇聚而成的特殊气场,不是指真的龙。

    这是风水学中的基本常识,我当然明白,可我转念一想,难道这两种“龙”之间真的不存在任何联系吗?

    龙脉之所以叫龙脉,也许真和龙有关,倒不是说什么地方有龙,这个地方才有特殊的气场,而是这种特殊气场给龙的生存提供了能量,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种气场和龙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龙脉”。

    在我的观念中,龙脉中的“龙”向来和那些帝王无关,那些王侯将相的墓葬之所以也选在这种地方,正是因为想借助这种气场福孙荫子。

    将整本《通灵古卷》从头翻到尾,我很容易就总结出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龙的图画,另外两部分是《撼龙经》和《疑龙经》,剩下一部分则是被人撕下去的那些页,不知道其中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奥秘。

    把两本寻龙分金的书和龙图放在一起,难道是说凭借这些风水术,真的可以找到龙?

    我正想着,忽然听身前有人说:“同学,你的书能借我看一看吗?”

    我抬起头,见说话的人正是对面那个穿紫色运动服的漂亮女孩儿,连忙笑着说:“你喜欢看这种老书?”

    紫衣女孩儿说:“我喜欢看很多书。”

    我犹豫片刻,就把书递了过去,问:“你看书真快,冒昧问一句,你看这么快,能记得看过什么吗?”

    紫衣女孩儿说:“记得,而且会一直记得。我叫周灵兮,大二旅游系,你呢?”

    “啊,学姐好,我叫叶玄,大一新生,学经济管理的。”我连忙回答。

    周灵兮翻开《通灵古卷》,扫了几页,说:“你经常来图书馆吗?”

    我回答道:“对,我在这里兼职,帮着整理图书。”

    周灵兮说:“这本书我明天还你,谢谢你。”

    还没等我回答,她已经站起身,向阅览室门外走去。

    我看着她的身影,有几分如痴如醉,然而两秒钟过后,我忽然瞠目结舌,倒不是被她性感的身材惊呆了,而是发现她竟然只有一只手臂!

    独臂?我不由得想起了杨过,难道独臂的人颜值都这么高?天赋都这么好?我摸了摸自己的胳膊,想象这个美丽女孩儿当初经历过什么样的痛苦,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怜香惜玉之情。

    到了下午两点半,我照例去收拾同学们散落在图书馆各个角落的书,很快就装满了一个小推车,开始按照编号摆放到书架上。

    有些同学就是不自觉,从五楼拿的书要去三楼看,从东阅览室拿的书偏要去西边走廊里看,看完之后随意乱放,根本不懂得完璧归赵。

    我一路东奔西走紧忙活,将上百本书归类,一一放回原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这点勤工俭学的钱赚的可真不容易。

    我把手推车送回走廊尽头,不知不觉间又路过上午那间藏书室,越看越觉得心里发慌。我正要下楼,可就在这时,一阵突然的响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急忙转回头,直觉告诉我,这声响正是从那间诡异的藏书室里发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