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初见成效-第2/5页



    营中将士们操练得法,鸳鸯阵演练得井井有条。林如海感动、欣慰之余,于晚间把贾璘招至大帐内,商议后续行动。

    “操练既有成效,就应该立刻为国效力。”林如海缓缓地说道,“否则一味地空费钱粮,这是多大的财主也耗不起的。”

    “回镇抚使,”贾璘恭敬地说道,“以在下来看有三。”

    “璘公子快请说来。”林如海挪了挪坐垫,靠近了他。

    “其一,降低盐引的税收;其二,扩大销售食盐的人群;其三,打击倭寇为要。”

    贾璘缓缓地说罢,林如海当即惊愕得不能做声,只是呆呆地看着他。

    贾璘所说的三点,是林如海绝没想到的。

    出来做这个镇抚使,林如海只是想到应该尽快用武力平定江南乱局。这样既可以得到皇帝及朝廷的认可,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军费的开支。

    可现在贾璘却提出了另外的建议,让林如海一时不能作答。

    贾璘耐心地解释道:“盐引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各级官吏,乃至商贾从中渔利的手段。一张可以贩运食盐的盐引票证,被私下里炒作得极高,但钱财却没有一毫一厘进入国库。”

    大成的盐引,就是想要得到销售食盐许可证的商人,先要把一定数额的粮食,送到朝廷指定的区域,比如各处边关。

    商业的本质就是逐利,商人们对此就有了各种办法。

    有的商人为了省却长途运输粮食的费用,干脆就在靠近边关的地方购买粮食,或者自己雇人开垦荒地种田。

    有的商人则更为直接,直接通过各种渠道,私下里贿买、倒卖盐引。另外就是大胆的私盐贩子,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食盐。

    前面都还好,后面的这两种做法泛滥开来,朝廷能够获得的盐税,十不足一。

    林如海专管盐政,自然知道其中奥秘,只是因为这里面涉及的暗幕太多,而不敢过深地去触及。

    况且即便是抓几个明显的贪官恶商治罪,也并不能治理根本的问题。

    贾璘所说的意思,就是尽可能放开盐引凭证的领取,把税收集中到国家财政中去,又可以趁势打击贪官恶商。

    减少贪腐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食盐的盐户的不满。

    林如海听着,沉默着没有做声。

    “要做大事,没有不担风险的。盐户们满意了,流民为盗匪的现象就会大大降低。”贾璘接着说道,“第二点,就是用多予盐引的方法,让更多的商人参与销售食盐。”

    他的这个观点说出来,林如海更觉心惊:如此一来,现有盐商的财富将会迅速缩水!可想而知,盐商与贪官们谁会答应呢!

    终于忍不住,他低声询问道:“你也知道商贾与官吏勾连,才使得局面失控。要是这样做的话,岂不是下面安定了,上面又乱了?”

    冷笑一声,贾璘自顾说道:“官吏们再是贪婪,也不敢公开和您这位受到敕命的镇抚使作对。他们或者私下里作祟,再就是鼓动一些商贾来抗议罢了。”

    “这毕竟也是乱局,又该如何呢?”林如海担忧地问道,脸色都白了。

    “商贾与官吏们,无非就是减少了一些见不得光的收入,又还能怎么样?您手里既有敕命,又有数千将士,对此还不能轻易地弹压嘛!”贾璘淡然地说道。

    暗呼口气,林如海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边是血与火的乱局,一边是贪酷的官吏和商贾。这两边谁也不能得罪,无非就是期望找到一个平衡点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