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访妙玉(大章求票求追读)-第6/8页



    从山门降级走下山路,贾璘走出一射之地,再回头看去时,妙玉仍然呆站在庙门出,眺望着自己。

    贾璘大方地挥了挥手,妙玉也不再觉得尴尬,认真地躬身施了个礼。

    与妙玉做了短暂的交流,与那个名叫邢岫烟的女孩甚至没有近距离说话,但贾璘还是为未来的再次相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个月以后,一支两千人的部伍,由林如海、贾璘等人招拢、聚集在了虎丘山的附近。

    因为毕竟仓促和经费不足,林如海即便卖掉了大部分家产,这些士兵也还是不能整齐地穿着统一制式的衣甲,更不必说精良的武器。

    总是与预定的计划仿佛,林如海身穿锦袍站在演舞台上,巡看着站得还算整齐的这些募兵,心中的豪勇之气接连鼓荡。

    微风吹拂着他的胡须和冠巾,他真想好好地做上几十首诗词,来表达一下此刻的激动心情。

    此时不是抒发感慨的时候,而且他早已连续被贾璘予以提示:与将士们相处,一定要和他们打成一片!

    怎么打成一片?千万别当众念诗什么的,干脆就大着嗓门说些粗话,走路行动也要带着刚猛之气。

    林如海毕竟仍有文人羞涩,干脆让贾璘代为教导将士们一番。

    拱手施礼后,贾璘大步走向台前,对将士们大声说道:“诸位同心,乱局可定!一夫向前,万众紧随!天下事由天下人定,焉知我等不能令天下安宁乎!”

    “呜呼——万胜!”

    数千名将士的齐声大呼,震得山河颤动。

    被贾璘及将士们的豪情震撼,林如海的眼中不禁为此湿润,心中颇有感慨:天降奇子,堪为家国柱石!

    营中将士们操练得法,鸳鸯阵演练得井井有条。林如海感动、欣慰之余,于晚间把贾璘招至大帐内,商议后续行动。

    “操练既有成效,就应该立刻为国效力。”林如海缓缓地说道,“否则一味地空费钱粮,这是多大的财主也耗不起的。”

    “回镇抚使,”贾璘恭敬地说道,“以在下来看有三。”

    “璘公子快请说来。”林如海挪了挪坐垫,靠近了他。

    “其一,降低盐引的税收;其二,扩大销售食盐的人群;其三,打击倭寇为要。”

    贾璘缓缓地说罢,林如海当即惊愕得不能做声,只是呆呆地看着他。

    贾璘所说的三点,是林如海绝没想到的。

    出来做这个镇抚使,林如海只是想到应该尽快用武力平定江南乱局。这样既可以得到皇帝及朝廷的认可,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军费的开支。

    可现在贾璘却提出了另外的建议,让林如海一时不能作答。

    贾璘耐心地解释道:“盐引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各级官吏,乃至商贾从中渔利的手段。一张可以贩运食盐的盐引票证,被私下里炒作得极高,但钱财却没有一毫一厘进入国库。”

    大成的盐引,就是想要得到销售食盐许可证的商人,先要把一定数额的粮食,送到朝廷指定的区域,比如各处边关。

    商业的本质就是逐利,商人们对此就有了各种办法。

    有的商人为了省却长途运输粮食的费用,干脆就在靠近边关的地方购买粮食,或者自己雇人开垦荒地种田。

    有的商人则更为直接,直接通过各种渠道,私下里贿买、倒卖盐引。另外就是大胆的私盐贩子,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食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