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且喜且忧之-第3/5页
雷勃表态之后,傅津川点点头,然后继续道:“清溪关是青唐军在故布疑阵,想要我军分兵抵御,现在精锐已经知道虚实,就不得不防。从清溪关来松州这里,有两条路,一条是撤回青唐国内,二则是通过拓州当州等蛮部的地盘过来...”
“这些蛮部虽然名义上受我大晋的册封,但实际上在两边摇摆不定,有些蛮族首领身上还有青唐的官职,所以不要指望他们会替朝廷阻挡青唐大军,现在就需要一部人马,驻守当州,阻拦他们和松州的大军汇合,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粮食就会越紧张...”
“关键地点就在这,通轨城,这里是会是青唐大军支援松州战场的必经之路,谁去?”
雷勃的归正军是正面战场防御营垒的主力,而史万年所部都是骑军,守城和伏击以及山地战肯定是用不上可供选择的视乎只有神策军以及傅津川的牙兵亲卫了...
所以苏锻立即抱拳拱手道:“末将愿往。”
傅津川看着苏锻请战缺摇了摇头道:“我知道苏将军用兵老道,勇勐过人,可这一战你却不能去。青唐大军这一部援军,最少也要数万人,而通轨城小,容纳不了多少人,这一部最多只能待步骑数千人。”
苏锻道:“末将明白,此战在松州这里要面对十万青唐大军,本就兵力处在劣势,不能给我太多人,我就只带一都步军,两团骑军,步骑三千人足以。”
傅津川道:“不,神策军大部还要留在松州,所以苏将军你还是要留下来。”
苏锻一听也是明白过来傅津川的担忧,毕竟神策军一万余人,最熟悉军中上下的肯定是苏锻自己,想要发挥神策军最大的战力,苏锻就只能留下。
想明白的苏锻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可令都虞侯李壑率本部步军以及两团骑军,驻守通轨城。”
傅津川听到苏锻举荐麾下大将都虞侯李壑,只是思虑了一瞬间就应下来。李壑,神策军第一都虞侯,出身陇西李氏,不过家业败落,早年边镇出身,从小卒子一路做到都虞侯,那也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悍将。
“好,就如苏将军所言。让李壑速去准备,明日就出发。”
“诺。”
议定之后,苏锻、史万年、雷勃三个军使立即告辞而去。
傅津川问道一旁的张杲:“张参军,许判官可有消息?”
张杲道:“尚未有有消息。不过即便东蛮不发兵,想必许判官和赵将军也应该无碍。”
许应龙和蜀王长子赵元棋去东蛮宣令,已经有十日之久,现在还没什么消息传来。
傅津川对于东蛮的发兵不发兵这种事情,并不报以太多期待,但料敌从宽,对于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都要做些准备。
此时,十余里外的青唐大军营中,拓跋赤德的大佛庐内,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和一个身高九尺的虬髯大汉坐在大君的右边的下手位置,却正是红莲军的使者庞知古与方蛟。
而对面的则是论赞破与拓跋阿吴。
拓跋戈是唯一列席了这场见面的王子,站在大君的身后。
“两位远道而来,却不知道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拓跋赤德笑着对方庞两人说道。
实际上作为红莲军的使者,方蛟和庞知古昨日就来了,但拓跋赤德却没有立即召见两人,而是找来论赞破与拓跋阿吴一番商量,并让二儿子拓跋戈出面招待两人。
今天召见两人,自然是要说些正事的。
庞知古闻言道:“此刻,我红莲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梓州、简州和陵州,不知道这对于大君而言算不算好消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