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军余-第2/3页



    傅津川点点头:“好,那就拜托娘子了。”

    兕子听后笑了笑:“这次去蜀中,我又不能跟着,青桃和红芍,你挑一个吧。要不两个你都带着?”

    傅津川道:“带她们干嘛?你这身怀有孕了,身边正缺人得力人手照应。”

    “那就青桃给我留着,红芍心细,有她照看我也放心些,让她跟你去蜀中。再者说了,我在上京城,怎么都不缺人。母后这边得了信估计立即就会打发人过来。我这你就不用惦记了。”

    “行,那就听你安排。”

    傅津川对这些事是不怎么在意的,家里内宅的事情都是赵元殊在打理,现在要去剑南道自然也要派人跟着的。

    第二日傅三郎陪着兕子一起去了城外行宫之中,见了岳母武宗明德皇后。

    得知女儿有了身孕,欣喜之余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并且直接安排了几个身边的女官去公主府上照应。

    另一边,傅津川需要照常例从禁军之中选出几百人作为牙兵带去剑南道。这也是常例,节度使和大都督的牙兵在上任之前都需要从禁军之中选些人出来,这也是为了避免被架空,无人可用。

    而傅津川这次直接没有要禁军,而是直接从军余之中选人。

    大晋的禁军是世兵制,也就是军户都是时代从军。但每户其实只有一个正兵军额,一般都是给家中长子,家中剩余的男丁就是军余,进不了禁军,没有名额。想要当兵吃响,就只能去边军投军。

    如张奎、魏十郎等人就是军余。

    一听说是武安侯招收牙兵,并且只要八百人。全上京的军户子弟都来了精神。

    跟着武安侯虽然可能要打仗,冲锋陷阵,但这年月没有好出身可不就得是富贵险中求?

    在者说了跟武安侯混,立功的机会也多,只要敢拼,再有侯爷照应,那是前途大好。

    前往禁军大营之中应募的军余和以及不少不是军户,但也练过拳脚棍棒的年轻人,足有上万人。

    虽然来的人多,但是众人看了要求之后,还是有些咂舌。

    第一关就是要能开三石弓的。

    要知道军中弓手所装备的长弓不过是一石弓。

    除此外,还要会骑马。

    若是会骑射者,那肯定是能够直接入选的。

    校场之上,一个十五六的半大小子,长得精瘦,手臂却很长,穿着一身布衣,翻身上马的动作却极为流利。随后在校场上奔马而行,在马上连续射了三箭,都命中靶心。

    “彩。”

    “彩。”

    这一手骑射功夫直接就让校场内的考官们以及应募者全都呼喊起来。

    傅津川和四郎、五郎、六郎还是有七郎八郎站在一旁,一挥手找来了一个负责考校的扈从来。

    “那小子叫什么名字,什么出身?”

    “回大帅,叫马麟,十六,军户子弟,他爹是禁军中的一个校尉...”

    这边刚问完,傅津川又听到声弓弦绷断之声,转头看过去,却是考校开弓处,一个胖大汉子手中拿着断了弦的弓...竟然是直接拉断了作为试力的三石弓。

    “你这厮,怎么直接把弓拉断了。”

    那胖大汉子一听,漏出一个憨厚,又有些尴尬的表情:“我没注意,军爷,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作为考校者的扈从直接无语了,弓都拉断了这气力肯定是够用了,还给你什么机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