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山岳之镇-第2/3页



    傅津川问起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傅懋修却没能给出他答桉,因为他也不清楚。

    “让你进京,的确是另有任用,但具体是要去何处,还要在商议,等到议事之事,也会询问你。”

    傅津川听后却有些诧异,还没定论?就把他调回来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朝廷现在关于设立剑南节度使一事,还没有定论,即便是真的要在剑南道设立节度使,人选也未必是你,可能会让陇右节度使张仁愿或者河西节度使贺拔光嗣去剑南,然后再由你补上空缺位置,或者是由我去剑南道,而你留在上京...”

    傅津川听后点点头,若是阿耶去剑南道,兄长又在元帅行辕为参军,自己在扬州领兵,二叔还是青州都督,傅家在外面所掌握的军权可就太大了。

    所以真让阿耶去剑南道,自己和二叔恐怕都要调回上京为官。

    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若是按照你的想法,你是想去何处?”

    “自然是留在上京了。”

    这个答桉倒是没出傅懋修的预料,手抚长髯笑道:“好,记住了,谁问都这么说。”

    傅津川笑道:“我是真想留在上京,享几年清闲。”

    若是别的年轻人这么说话,那是要被长辈们骂不思进取的,才二十出头不想着建功立业就想着清闲?

    但傅三郎说这个话,那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甚至包括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在上京享几年清闲。

    甚至当初他去当扬州大都督,可是没想着还能有这么多仗打的。

    这么年轻,就立下如此多的战功,又有如此大的名望,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毕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还有一句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同一辈人中,想找出一个跟傅三郎相提并论的都难。

    就算道君皇帝和太子殿下不猜疑,也有无数的御史言官会秉笔直言傅津川的威胁,一些宵小之辈也会各种诋毁中伤。

    这是免不了的。

    所以适当收敛些锋芒,对朝廷也好,对自己也好。

    不过眼下,很显然是天不遂人愿。

    朝中勋贵重臣这两年也死的死病的病。

    定国公年老体衰,且多病,卫国公病逝,定南侯病逝,舞阳侯、平北侯、安远侯等朝廷大将有皆有任任用的情况下,朝廷实际上能用的有资历、有名望的大将其实也并不多了。

    所以傅津川此时,除非是傅懋修去剑南道,不然他想留在上京都不太可能。

    局势不允许。

    甚至现在把一个有如此声望的大将,放在扬州那种太平地界都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对了,前段时间福柏在山南打的不错,会同龙武军、捧日军两部,击破红莲一部,斩首数千。守均州也守的稳妥,看他用兵,倒是有些大将之风。”

    一边说着,傅懋修又拿出了一张军报来,是关于赵福柏在山南历次作战的汇总。

    听到赵福柏,傅津川也是来了兴致,毕竟是他带出的来人,又是妹夫,拿起军报就看了看。

    看过之后笑道:“太稳了,追击的时机也晚了,换成是我在武当城下就得率军出击,还能等到红莲军攻城?还修什么甬道壕沟...”

    傅懋修闻言倒是没有指责儿子狂妄,领兵打仗的将领若是没这份豪气那还带什么兵?但还是指出了女婿当时面对的状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