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宫里宫外齐飞雪-第2/3页



对此傅家其他兄弟倒是没什么意见,已经习惯了。

看到这傅渝川放下心来,转过身又折返刚才的地方坐下,继续啃果子。

“问题不大,应该是听不到,都走出快一里了。”

吴药师看他这样,直接没忍住笑,“傅八郎啊,你可长点心吧。”

傅渝川满不在乎道:“长什么心,我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得长得比大哥英俊,比三哥强壮。”

“哈哈哈哈....对了一会干嘛去啊?”笑过之后的吴药师问道。

傅渝川把啃得极为干净的果核,冲着楼下一个没打翻的汤炉比量了一下,然后投掷了进去。

站起身来拍了拍灰尘,“今天肯定是要看花灯啊,我约了几个兄弟,怎么样老吴,一起?”

看着少年那张充满稚气,却又偏偏想要装着成熟的脸,吴药师其实很像答应下来,不过话到了嘴边就变成:“算了今天就不去了,改天吧。”

“行,今天都是我们同窗和几个亲戚家的,你跟他们都不认识,就不拉着你去了,那我先回家了,我得换身衣服去。”

少年兴致勃勃的向着楼下跑去,然后好像突然想起什么来就转过身来,然后兴奋的说:“老吴,我今天请客不用花钱了,哈哈哈,今天吃了白食,没花钱,哈哈哈哈哈...”

吴药师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他就被傅渝川那还带着天真的笑意感染了,跟着他一起笑了起来。

“等过几天,我要是还剩下些钱,就请你去樊楼吃一顿,不过不能点花魁啊...”

“好。”

“我先走了。”

吴药师满脸笑意看着那少年飞速的跑开了。

今天对他来说很不错,虽然有点小插曲,但羊肉很好吃,果子也甘甜,还看到了一个惊艳的人。

还是他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第一次知道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

跟年纪无关,跟身份无关。

可惜啊,是站在他对面的朋友。

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也是上京城最热闹的时间段了。

但今年的元宵却不比往年,因为无雪,朝廷上和宫里头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但对于上京百姓和店家来说,却还是要过节的。

从年前到冬至,上京府就开始打造如山状的彩棚,立下的大木桩正好对着宫城的宣德门,游人早就聚集在御街上了。

两侧的走廊上到处都是那些表演奇术异能和歌舞百戏的,一场接着一场,乐声、歌声、喧闹声,在十几里外都能听得到。

有各种杂耍,如蹴鞠、塔索、上杆、药法傀儡、吞铁剑...

灯山上都点了彩灯,金光灿烂。整个御街,乃至月整个京城都彷佛忘了无雪的事情,沉浸在佳节的气氛中。

除了一处,皇宫。

皇帝说要斋戒祈雪,却没禁止民间游乐。

本就因为无雪流言四起,诺在不让民间点灯过节,怕是更要闹出些风言风语来。

不过宫里比起外面就冷清多了,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皇子公主,亦或是后宫妃嫔。

都老实的待在各自的住所,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宫游玩。

百姓们乐呵乐呵也就算了,你们还敢在君父斋戒期间出去潇洒?

除夕的爆竹,元宵的灯火。雪没下,灯笼照例还是要点的。

这一天,外面从十四晚间开始就要通宵达旦的欢庆,宫女太监却要在十五这天的丑时末起床,寅时初点灯。

宫内各处殿宇的屋檐下一盏一盏的灯笼依次点亮,连成一片片红,跟外面的张灯结彩,五光十色的花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候如果从天空中俯瞰,就会清楚的看到宫内宫外泾渭分明。

宫内的红,整整齐齐,排列有序,十分的规矩。

外面的彩色,却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一个太监骑在另一个太监的脖子上在点又一盏灯笼,上面的太监大约是由于手冻得有些麻木,那火绒擦了几下仍没点燃,于是抱怨道:“你说这是什么鬼老天,又不下雪,还这么冷。看看宫外,这会多热闹。”

下面的太监急忙左右看了看,然后才呵斥道:“闭上你的嘴。别让人听见,我可告诉你,现在陛下斋戒呢,主子们都得规规矩矩的待在宫里不敢出头,你可别没事找罪受,这时节主子们心里都憋着火呢,要是运气不好撒到谁身上,不死也得扒成皮。”

点灯的太监终于擦燃了火绒,点亮了这盏灯笼,刚要把红纱罩套上去,突然,他的手僵住了,眼也僵住了,死死地盯住灯笼的纱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