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河西战起-第2/3页



“张副帅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愿领兵出战,会会这个青唐名将。”

祁连军使贾师训立即请命,当下就要出城跟青唐人作战。

看着求战心切的属下,张仁愿笑着摇摇头,“还不到时候,莫要心急。”

青唐兵封两路,合计六万大军,算上辅兵杂役合计十余万人,这对于青唐的国力来说,动用如此庞大的规模的军队,所需要的消耗差不多需要几年的累及,所以远在青唐王城的青唐大君也极为关注前线的各种情况。

两路大军,几乎是每日都有军报传回王城。

年近四十岁的拓跋赤德留着一副精心修建的胡子,穿着白色的华贵白色皮袍,圆领窄袖,带着金丝花帽,在王宫的书房里来回踱步。

“大君,国相来了。”

近侍小声的提醒道。

“快请。”

拓跋赤德急忙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穿着跟拓跋赤德相同款式的袍服,年纪约六十多岁的老人走进了大君的书房。

“臣,论赞破拜见大君陛下。”

拓跋赤德紧忙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

“国相不比多礼,来人,给国相看座。”

青唐国相论赞破站起来,又微鞠一躬谢过大君的赐座,才缓缓坐下。

“不知道大君唤老臣来,有什么吩咐。”

拓跋赤德看着眼前这个六十多岁的青唐军神,从进门起礼节就显得无比的周道,态度也无比的恭顺。

但就是这样,拓跋赤德仍旧恨得牙根痒痒。

这个时间,大军远征在外,除了战事找你来还能是什么事?

不过这话却不能明着说。

对方是青唐重臣,在各部族都有极高的名望。现在虽然担任国相这样的闲置,可对于这样的老臣,他作为大君必须给与足够的尊重。

随后拓跋赤德把近几日的军报都交到了轮赞破的手中,“这是这几日的军报,国相先看一下。”

论赞破接过战报之后就开始细心研读,力求不放过没一个细节。

半响之后,他放下几张军报。

“大君在担忧什么?”

拓跋赤德道:“以国相之见,此次用兵,我军胜算几何?”

论赞破不说话,摇了摇头,“我不在前线,也多年没有统兵,没法回答大君的问题。”

拓跋赤德皱了一下眉毛,他觉得对方在推脱,偏偏还推脱的有理有据。

论赞破是青唐名将,屡立战功,曾经在大非川击败过晋国大军,被青唐上下视作军神。

而最近这十几年,自拓跋赤德成为大君开始,论赞破就成为了国相,失去了军权,一直处于赋闲的状态。

毕竟青唐不同于晋国,国相不过是摆设,怎么会有晋国宰相的权柄?

虽然论赞破赋闲,但作为青唐军神之称的他,拓跋赤德不相信他没有看出些什么。

但就是拿对方没办法。

毕竟对方不是野利恭禄那个野心勃勃的大部落酋长,是能够实实在在威胁道自己君位的人。

所以他宁愿冒着内乱的危险,也要在明知道是晋国人离间计的情况下,铲除野利恭禄。

削弱野利世族。

历来离间计,都要利用人性的弱点,见缝插针。

但是对论赞破,就不能这么干。

对方早就识趣的放弃了军权,并且对方还是小部族出身的,一向对作为大君的拓跋赤德又极为恭顺,对于君权几乎没什么威胁。

杀了这样的老臣,怕会让很多人都心寒,不愿给王族效力。

所以对这个礼节周到,态度恭敬的老臣,他真的没什么办法。

毕竟对方真的是多年没有领兵,也多年没离开过青唐王城,现在问他前线战事,对方怎么回绝都有道理。

最后还是拓跋赤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让这位老军神,“姑妄言之”。

“大君,我青唐人虽然彪悍善战,但有若是进攻河西有五不利。”

“其一是劳师远征,从青唐王城到河西的沙洲城近千里,而晋人可以以逸待劳。”

“其二是弓弩不利,我青唐人勇勐善战,甲胃精良,刀剑锋利,唯有弓弩,力道比起晋国的弓弩差之远矣。”

“其三在于盟友,我们和金帐相约进攻大晋的河西七州,双方都不会拼尽全力。雪豹和狼在面对老虎的时候,绝对不会相互信任对方,都希望老虎把利爪和尖牙伸向对方,至于四大藩部,他们连盘羊都算不上,最多不过是兔子和野鸡。”

“其四,我青唐人不善攻城,又缺少器械,想要复制两年前奇袭沙洲之战绝无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