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选后-第2/3页
据马晋所知,这皇宫中里专门为皇帝、太后及后妃们做饭的尚膳监里,光御厨就有近千人之多,包涵了大周各地菜系,只有想不到的,就没有吃不到的,这帮子厨子平日里什么也不干,就天天的琢磨新菜式,以期博得皇帝的欢心。
毕竟在大周这种‘皇帝即是国家’的国度,如果入了皇帝的眼,当官发财那就真不是梦想了。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大周文治帝的时候就有一个御厨因饭菜做的好,甚的当时的文治帝的喜爱,得以简拔入朝,最后竟做到了大学士的位置。
从此尚善监就红火起来,一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将其当做了入朝的踏板,以至于大周的历朝都不乏厨子当官的例子,甚至其中还出过不少的名臣干吏。
而尚膳监除了众多的御厨外,杂工帮役就更多了,其下设有采买处、御酒坊、御点房、汤局、荤局、素局、点心局、干碟局、手盒局、凉汤局、水膳局、馈膳局、酒醋面局、粮油局、薪碳司、厩坊司、渔猎司等等如繁星一般多的机构。
让马晋每次用膳都感觉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吃钱,虽然他为此还是很享受的。
……
太阳高悬,虽是初春之际,即便不能让人身生暖意,也能使人心情愉悦。
可内阁参政淳于彦捧着几本奏折走在去养心殿的宫道上,却觉得冷得发抖。
原因很简单,这是淳于彦自皇帝登基以后,第一次单独去陛见,以前也倒不觉得怎么样,但自从皇帝以雷霆手段将李世芳、陈挺、晋王等人除掉后,现在去见皇帝竟然有些心惊胆战,腿脚发软的感觉。
淳于彦缓步来到养心殿前,让在殿外值守的小太监前去通报。
“宣,淳于彦,入殿觐见。”不一会儿,便见一个太监走出殿外,尖声喊道。
淳于彦听到皇帝召见,忙急步向前走去,等进入殿中后便跪到在地,山呼万岁。
“平身吧!”马晋坐在御案后抬了抬手,面无表情的看了淳于彦一眼,淡声道:“淳于爱卿,有何事奏报?”
淳于彦先谢恩后站起身来,将两本奏折递给王承恩转呈,这才开口道:“启奏陛下,这是礼部拟定的陛下大婚的章程,以及户部的核算文书,请陛下御览。”
要知道,婚嫁即便是在普通人家中也是天大的事情,总要办得风风光光,皇帝大婚就更不例外了,自然要办的隆重无比,排场更是非同小可。
马晋接过奏折,仔细看了看,只见里面密密麻麻的列了无数的礼仪规矩,心中不由大呼道“操,这也太讲究了吧!”
心中有些叫苦不迭,娶个媳妇儿怎么特么的这么麻烦。
马晋看的脑袋头疼,决定不看了,便抬头向淳于彦问道:“典礼花费几何啊?”
淳于彦忙躬身道:“回陛下,据户部核算,需白银三百七十二万六千六百七十九两九钱六厘三分。”
什么?马晋差点跳了起来,眉头大皱,怎么会这么多?想着他又把奏折拿起来耐着性子,仔细翻看,他到想看看这花销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只见:
大典赏银,
民间嫁娶都有发喜钱的风俗,为的就是图个喜庆,民间尚且如此,皇帝大婚就更不可能省略了。
从纳采到亲迎,每一步都要动用大量的宫女、太监、侍卫及无数的官员,虽说他们都是当差的,算是分内之事,但这喜钱是绝对少不了的,毕竟不能让人觉得皇帝小家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