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乡野寻踪(终)-第2/3页





        杨侍弁这回知道自己托大了,席楚是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些个不堪大用,不识几个字的泥腿子也没什么,可这档节目的其余参与嘉宾就没几个身份浅的,自己更是一个的开罪不起。

        杨侍弁环顾四周,看到刘铮宛如救星,拉着刘铮的胳膊讨好道:“老师,您和他们说说,学生没那个意思啊,学生就是说话直,这些年大众都知道的。”

        杨侍弁还不知道,大众如今已经不买他给自己立的“直言直语”人设了。

        【说话直?对不起群氓的儿子听不得说话直的。】

        【让他滚,那个小孩就骂的对,不男不女的败类!】

        【我就是家境不好啊,我就是只会读书,可我能怎么办?】

        【前面冷静点,没事怼怼会替我们讨回公道的。】

        【怼怼说了,我们在争取超越父辈的可能性。】

        ……

        刘铮冷漠地抽出自己的胳膊,他看着面前这个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学生突然陌生,是什么时候,曾经那个执着于了解社会民生,那个会钻研影集和文学著作的学生变成了今天这般刻薄的模样。

        是金钱、财富还是地位?可这里,同样有人爱钱、有人有权、有人有着崇高的地位,为什么他们都不如此,为什么只你如此?

        刘铮只觉得痛心万分,更是失望,他问杨侍弁:“你知道我们是什么吗?”

        杨侍弁疑惑,为什么这么问?我们是什么?我是影评人,我是华国新闻时刊的主编,我是上流社会的高阶人群啊!

        刘铮看着杨侍弁依旧疑惑且倨傲的脸,突然不屑于给他答案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到底是人民的公仆‘配不上’这资本的走狗了。

        这样荒诞的闹剧就这样结束在刘铮的寒心之中,只是从此以后作协不再有他的学生。

        席楚承接了杨侍弁没完成的工作,开始家家户户地调研与入户访谈,司和、叶梦之和乔燃没干过这活,就亦步亦趋地跟着席楚,乖乖拿着笔记本在后面记录。

        相较于杨侍弁的盘问式记录,席楚更多是在和村民们闲聊,在闲聊过程中一步步引入话题,甚至多聊几个后,席楚可以用兰黎村的方言和村民畅通无阻地聊天。

        整个调研表上记录了兰黎村有什么特色、兰黎村村民最需要什么、兰黎村后劲不足缘由、当地民众主要流向、当地村民的主要谋生来源等等。

        等调研到那个大婶家,大婶还拿了些鸡蛋和菜籽油给席楚,感谢席楚那天给她卖盒饭以及教她做买卖。

        第五天,众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开始奋笔疾书地写官方留下的作业,因为他们第五天才发现那张卡片背面底部有一行非常不引人注意的字:全文内容不得少于3000字。

        席楚写得最快,毕竟拖延症的那些年,论文一天赶8000字也是干过的,3000算正常范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