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 74 章-第2/4页
    
        孙策有些不悦地打断了赵俨的话,抿唇道:“请直言。”
        赵俨敏锐地觉察到他的不满,躬身道歉,拱手道:“若有冒犯,还请恕罪,俨实无恶意。”
        孙策神色稍缓,回礼道:“并无冒犯之处。只是思及旧事,一时失态。阁下请继续道明来意。”
        赵俨已然从孙策的举止中初窥到了他的性格,便也不再多言,将来自主公的书信交给眼前人,正色道:
        “我主令我来问将军,可还记得昔日共抗董卓的袍泽之情?”
        孙策怔愣了片刻,方才苦笑着打开书信。
        苍劲有力的笔迹,诚挚恳切的语言……手中的书信似乎将他带回了初平二年的军帐,让他再次见到了那位飒爽而美丽的少女将军。
        孙策颇有些感慨地叹息一声,昔日乍登高位、饱受争议的左将军,在岁月的悄然变换中,已经一步步变成了威名赫赫、声震天下的当朝太尉。
        赵俨慷慨激昂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思绪,“袁术天性骄肆,尊己陵物,无毫芒之功,亦无纤介之善。”
        “而将军英武卓峙,人中之杰也,与那袁术岂是同道中人?”
        孙策剑眉微挑,语气不明地问道:“阁下想让我转投他主?”
        赵琰轻笑,避重就轻地答道:“我主虚席以待,欲与将军共襄大业。”
        袁术确实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君。
        他嫉贤妒能又自高自大,在任用孙策的同时,也深深地忌惮、提防着孙策。
        孙策对袁术并没什么效忠的意思。况且,他之所以会在父丧之后投奔袁术,也只是因为父亲的旧部还留在袁术麾下罢了。
        故而孙策在权量利弊之后,便给了赵俨肯定的答复。
        赵俨立马投桃报李,表示自己会协助孙策夺回他父亲的旧部。
        孙策顿生讶意。
        ……南阳城的底细,怕是已经被张晗的探子摸清楚了吧?
        那为什么刚刚不将这当成谈判的条件呢?是不想以此作为要挟的条件吗……
        孙策忽然就明白张晗能得人效死力的原因了,他朝眼前温文知礼的文士淡淡一笑,“那就先请赵先生替我谢过太尉了。”
        今日巡营之时,张晗就发现玄英有些心不在焉。所以在处理完手上的要紧之事后,便让人唤来了玄英。
        “玄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瞧着不太高兴?”
        玄英微怔,随即便飞快地整理好了自己的表情,她面无表情地朝张晗抱拳行礼,“多谢主公关怀,属下无事。”
        作为独掌一营的主将,她早已经学会该如何掩盖自己的真实情绪。
        然而到底是瞒不过张晗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