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第2/4页
    
        郭嘉诚惶诚恐地回道:“是是是,某一定遵从府君的吩咐。”
        公孙瓒鄙夷地瞥了一眼抖个不停的郭嘉,意有所指地说道:“幽州纷乱,少个朝廷的使者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说完他便收了剑,头也不回地带着侍从离开。只是,他离开之后,一群披坚执锐的甲士立刻上前包围了郭嘉临时下榻的驿馆。
        房门也随之被关闭。
        郭嘉却毫不在意,他无所谓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袖,然后从那一堆珠宝中找出了张辽派人暗中藏进去的纸条。
        ——已取信于刘虞旧部,勿忧。
        郭嘉轻笑一声,随即便将这张小小的纸条扔进了室内的火炉之中。
        幽州之事,便端看明日结果了。
        兖州,范县。
        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中,范县迎来了天子的第三次降诏。
        依旧是给荀彧的加封诏书。
        只不过,相较于前两次,这次的封赏更为优厚。天子不但给了他列侯的职位,还用尚书令的官职征召他入朝为官。
        大汉政事悉归尚书台,而尚书令正是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它虽然只是个食禄千石的官职,却是真正的位卑权重,在大汉朝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荀彧照旧严词拒绝,然后向天子递了请罪奏疏。
        这日散值后,曹操忽然开口叫住了荀彧,“文若。”
        荀彧驻足转身,笑着望过去,拱手行礼道:“主公有何事寻彧?”
        曹操的目光在荀彧身上转了一圈,最后晦涩不明地停在了青年文士端丽俊美的脸庞。
        这是名闻天下的王佐之才,是才华出众的豫州高士,是他曾经无话不谈的知己挚友,是他共襄大业的肱股之臣,也是……如今横在他心头的一根刺。
        不愿拔去,不能拔去,却又不能继续放任下去。
        “文若之志未改乎?”
        当曹操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似乎也浮现出当初与荀彧相识的情景: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里面却是其乐融融,他与风流隽秀的青年围炉而坐,共同立下匡扶汉室、永为汉臣的诺言。
        荀彧含笑颔首。
        “文若既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何不奉召而行,入朝服侍汉室天子?”
        荀彧一愣,然后便撩袍跪下,朝着自己的主君深深拜下,“平定天下、匡扶汉室者,非主公莫属。”
        “荀彧只愿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曹操并未像以往那样起身,然后亲自将人扶起来。他听了荀彧这近似讨好奉承的话后,淡淡一笑,道:“天寒地冻,文若早些回府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