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第2/5页
张晗端起他沏的茶微微抿了一口,然后气定神闲地抛出了一个命题。
一个先贤上下求索几千年,也没完全解决的命题。
“何为仁?”
荀彧思索片刻,沉吟道:“仁,德也。孝亲之情、爱人之心、济众之功、好生之德,皆为仁。”
不可否认,他的答案意蕴很深厚、很精彩。但张晗终究不是真的来与荀彧探讨学问的,她勾起唇角,一点一点将猎物引入自己的陷阱中。
“为何要履行仁义?”
“仁为人之本也,若心中无仁,与禽兽何异?”
“若失了仁义,该当如何?”
荀彧不厌其烦地继续回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失了仁义,则如夏桀、商纣一般,天下叛之。”
“因私废公可为仁?”
“非也。”
“枉杀百姓可为仁?”
“非也。”
“暴虐屠城可为仁?”
“……非也。”
荀彧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这些问题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明确到他不需要发问,就知道眼前人所说的是谁。
张晗却不容他逃避,毫无间歇地接着发问:“今有一人,为报父仇,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1]。”
“此人之作为,可与仁义沾得上边?”
“啪——”,荀彧惊得碰倒了食案上的茶盏。
鄄城还未破时,他还没收到徐州的军报;鄄城被攻破之后,他又被赵云加以重兵看守,被迫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着是他第一次得知徐州的情况。
……竟惨烈至此吗?
荀彧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抿紧嘴唇,对张晗的话沉默以对。
“荀文若,这样的暴虐之人,如何值得你宁死不降?”
张晗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遍了内室的每一个角落,让风姿特秀的青年文士避无可避。
太被动了,实在是太过于被动了,荀彧清楚地发现自己在这场谈话中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他努力理清自己的思绪,咬紧牙关回道:“主君有过,当是下属失职,未能履行劝谏之责。况且,曹公只是……”
张晗毫不客气地截断了荀彧要说的话,“子曰: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功夫是违背仁德的,哪怕是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会按照仁义办事;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照仁义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