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真实的情况-第2/2页
既然葛状有了决定,叔叔也不会再多少什么。铁道部给出的选项一个是津门,再一个是青岛。两个地方各有各的优势,津门离得近,可是需要在石家庄和燕京两个地方中转,而青岛只需要在石家庄中转就可以了。运输用的时间相差不会太多。既然葛状选择了津门,那就津门好了。
正太线已于82年完成电气化,可是,连接钢铁厂的支线铁路却没有,所以,需要内燃机车把车皮牵引至YQ站。市里只有NZ矿有两台蒸汽车头。葛状对它十分的熟悉。开起来滚滚的黑烟直冒,不但污染环境,噪音大、功率小也是其特点。
Nz矿往外运煤,沿途都是农村,除了黑烟之外,影响倒是不大。可是,从钢铁厂出来,线路几乎是穿城而过,如果继续使用蒸汽机车就不合适了。让YQ路局专门被一到两台内燃机车,不是不可以。可是,这样的话,运输肯定会受到截至,葛壮是不会允许的。所以,直接更换那两台蒸汽机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葛状是个想到就会去实施的人,华夏完全有能力生产。钢铁厂投产迫在眉睫,葛状没时间下订单慢慢等,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直接向铁道部购买现成的。这事可不是叔叔他们能办到的,志俊作为华夏目前唯一的出口型汽车,高层对于它十分的重视。葛状把和铁道部购买内燃机车的事直接上交,交给洪正他们去解决。
吃过午饭,叔叔就离开了。他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办,可没有葛状这样悠闲。葛状要考虑和菲亚特接触的事情,根本没心情和叔叔扯皮。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去了5天。意大利人后天就回来华,葛状是不可能出席的,所以他只好把身在SH的唐天给叫了回来。
唐天到了SH,对摩托车厂考察一番之后,心情变得十分的沮丧。厂子不但产品的技术落后,管理更是一塌糊涂。作为控股股东的周易初,对于厂子竟然没有任何的管理权限。人浮于事就不说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完全没有任何的保障。除了任劳任怨的中年工人之外,唐天看不到一点的亮点。如果没有葛状给他打的预防针,他绝对会极力阻止葛状的收购行为。
正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红,唐天和周易初的接触倒是异常的顺利。对方知道唐天想收购它手里SH摩托车的股份时,连考虑都没有考虑都答应了。杜卡迪在SH建摩托车发动机厂的事情,现在还不为人知。摩托车厂的股份,在周易初看来完全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有人愿意接手,他当然不会拒绝。
回到燕京,唐天将他到SH看到的情况向葛状做了汇报。
对此,葛状其实早有预料。只不过,他完全没想到,周易初竟然对摩托车厂没有控制力。转眼,他也就释然了。SH摩托车作为SH市的市属企业,主要的管理人员都是行政岗位。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司局级的高官,周易初怎么可能有能力和他们抗衡呢?
“行了,关于收购的事先放放吧。后天杜卡迪的人就要到了,作为合作方,我们需要派人出席接待。你准备准备,作为代表去吧。”当务之急是接待杜卡迪,至于收购的事情,等杜卡迪的人到了,双方联合出面,会更加的容易。
天气风和日丽,进20辆志俊旗舰型轿车停在停机坪旁边。上午10时,从罗马到燕京的航班顺利降落在首都机场。随着机舱门缓缓打开,意大利上午代表团,终于踏上了华夏的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