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只要咱活着,你这辈子休想碰兵权!-第3/4页



    过了好一会儿,蓝玉这才懒洋洋的开口。

    “皇太孙,你要是信得过老夫,给老夫十万精兵足以!”

    蓝玉此言一出,政务堂内所有人大吃一惊。不过在吃惊之后,他们看到说话的人是蓝玉,一个个又把不服气的话咽了回去。

    朱允熥听到这话也非常心动,如果只支持十万人远征,那粮草成本可就小多了,也不会占用大量民夫。

    然而,正在朱允熥颇为意动之时,政务堂内传来一个反对的声音。

    “不行!”

    “咱不同意!”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暗暗低下头憋笑。

    他们早就猜到老朱会反对,现在看到老朱果然跳出来,他们心里就忍不住想爆笑。

    放眼大明,也只有皇帝陛下能治得了蓝玉了。

    蓝玉闻言苦着一张脸看向老朱。

    “上位!”

    “咱咋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您就不能多给我点信任?”

    老朱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咱凭啥信任你?”

    “咱前脚敢把大军交给你,你后脚就敢带着人杀回来逼咱退位!”

    “上位!”

    蓝玉还想为自己分辨几句,可老朱已经懒得搭理他了,转而看向朱允熥。

    “大孙啊,李景隆也不错,颇为知兵。”

    “你要是真想对北元开战,可以让他当领兵大将。”

    朱允熥看了看陪在末座的李景隆,脑子里不禁浮现出朱棣打进南京城的战火纷飞。

    皇爷爷啥眼神啊,咋就认准李景隆了呢?

    我要是真把大军交给他,他还不得颠颠的跑去迎接四叔回来清君侧呀?

    李景隆听到老朱点自己的名字时,心中也是一阵激动,当即挺起胸膛,目光灼灼的看向皇太孙。

    这可是来自皇帝陛下的举荐呀,皇太孙就算再不待见自己,也得给陛下一个面子吧?

    然而,让李景隆失望的是,皇太孙只向他这儿瞟了一眼,就回避了老朱的话题。

    “此事以后再说。”

    “咱们就先按颖国公刚刚所说的五十万大军来计算。”

    “如果大明出兵五十万的话,那大军所需粮草就得提前起运,在正式开战之前就得运到北方边境。”

    “而且五十万人不可能乌压压的挤在一起,肯定要分成几路,这几路的将领该如何分配呢?”

    冯胜一直等待机会,听到朱允熥这样说当即抢答道。

    “老夫可以领一路!”

    傅友德闻言也当仁不让地举手。

    “老夫领十万人马也没问题。”

    蓝玉回头看了眼老朱,弱弱的说道。

    “上位,要不我也领一路?”

    老朱毫不留情地骂道。

    “滚!”

    “只要咱活着,你这辈子休想碰兵权!”

    汤和见老朱发火,赶忙出来打圆场。

    “老夫就不争了,老夫这两条腿能留到现在,还是托了皇太孙的福呢。”

    “但老夫可以推荐几个人给皇太孙。”

    “耿君用老弟之子耿炳文不错,早年间开平王、中山王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算是年青一代里比较知兵事的人了。”

    老朱听到这话,不由满意地点点头。他对于耿炳文印象也不错,为人老实稳重,颇有大将之风。

    但其为将过于稳健,守城有余,攻略不足。

    不过作为一路主将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有常升这等勐将在,主攻的事也轮不到他,他能的边上敲敲边鼓也就行了。

    “还有一人也不错,此人乃济宁卫指挥佥事平保儿,颇有谋略,武艺也不错,就算不能做一路主将,也可做个副将跟着历练历练。”

    汤和在说出这个人名后,政务堂内的人心中连呼握草。

    难怪汤和能活这么久,果然不愧老狐狸之称啊。

    这平保儿大名叫平安,乃是早期跟随老朱的将军平定之子,平定早年战死,老朱直接将其收为养子,是老朱最为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汤和举荐这么个人,可谓是举荐到老朱心窝窝里了。

    果然,老朱在听到汤和举荐自己的养子,一张老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保尔这孩子确实不错,不过他还年轻,还得再历练历练。”

    “不如咱这就将其从济宁调回来,让他去前线跟着常升打几仗,适应下北边的风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