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汝妻子吾养之!-第5/6页
浙江会馆,一群举子侃侃而谈。
“诸位学子,皇太孙新政执行以近两年矣,然富者破家,贫者越贫,实乃大大的坏政!”
“我等饱读圣人之言,理应肩负起匡扶社稷,矫正君王得失的责任!”
“尔等若是还认自己是读书人,咱们就联名上书,请求陛下罢除新政,回归之前的善政!”
“取消官绅一体纳粮!”
“将农税降低到十五税一!”
“恢复国初之制!”
在京城各大会馆同仇敌忾怒斥乱政之时,京畿附近和临近省份的百姓,也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涌入京城。
正常来说,大明是有路引制度的,没有路引百姓是不能擅自离开府县前往外地的。
然而,在有心人的煽动和推动下,成百上千的百姓离开府县,汇聚成几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京城的方向涌动。
这是来自官场的默契,每一个地方官员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聪明的官员还会指点百姓头上顶一本大诰。
因为按照老皇帝定下的法律,只要百姓举着大诰进京告状,沿途官员就不得阻拦。
扇子阻拦者杀无赦!
正是这样一条法律空子,被基层官员玩的出神入化。
很快数以万计的百姓就涌入京城,将城门给堵了个严严实实。
有提前到达的百姓,更是将皇宫门前的登闻鼓给围住了,跟里边看守登闻鼓的官兵对峙。
一方想敲鼓,一方拦着不让敲。
户部尚书陈宗礼得知此事寝食难安,几次想去告知皇帝陛下都被同僚给拦下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压根就没想提前告诉。
毕竟他也是官员,他也是士绅,等他将来退休还是大明的乡绅。
他就算不为现在考虑,也得为将来考虑。
一旦提前告知皇帝陛下,那就是对整个大明文官的背叛。
不过,他还是将此事偷偷告诉给了儿子陈密,让陈密偷偷告诉皇太孙,让皇太孙提前有个准备。
他这样做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两头吃,两头都得好。
然而,当陈密进宫面见皇太孙,将外边发生的事告知皇太孙时,皇太孙却只是轻轻哦了一声,就没有任何反应了。
事实上,朱允熥早就通过锦衣卫得知此事,甚至知道的比陈密还详尽。
老朱也知道此事,只是两人谁都没吭声,一直在等朝廷官员的动静,看看谁会上书汇报此事。
结果很明显,在这种关乎自身利益的事上,没人心向朝廷,心向老皇帝和皇太孙。
每个人都只顾自身利益,不顾朝廷死活。
只有锦衣卫这种皇家狗腿子能信得过,可以充当皇帝耳目,不至于让皇帝当聋子、瞎子。
“孤知道了,回去替孤谢谢你父亲。”
陈密见皇太孙说的这样轻描淡写,赶忙提醒道。
“殿下,此事非同小可,不仅登闻鼓外边有人闹,京城外更是聚集了大量百姓,还有此次参加科举的举子,也在密谋策划此事,他们甚至扬言在开考那天集体上书,请求皇帝陛下罢除新政,他们还要……”
“还要上书皇帝陛下,废除您皇太孙之位,改立贤明者为大明储君……”
朱允熥听到这儿不由笑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