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文华殿小朝会-第4/6页





    教育部则是让高明兼任,卫生部从太医院抓了个院判,让葛允谦暂时兼任。

    邮政部由于是草创期间,朱允熥直接提拔了个新人,从文华殿内的一干人里找了个洗马担任。

    反正邮政主要是靠马,他这个洗马的官也算是物尽其用。

    海事部则由朱允熥直管,暂时不设置尚书。

    至于其他学员,则根据他们各自的喜好,让他们向六部投递申请。然后再由各部主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录取。

    朱允熥在将六部的框架搭起来后,马上召开了第一次小朝会。

    六部尚书,外加朱允熥三个师傅,就是他的主要朝会人员。

    相比起老朱那边的大朝会,他这边不仅是人员精简,就连礼仪流程都简化许多。

    而且,每个人都有座,众人一起围在一张会议桌前开会。

    老朱一直派人注视着朱允熥这边的动静,见朱允熥竟然敢筹备自己的六部,把他气得鼻子都歪了。

    但老朱一直谨记之前的教训,不敢轻易抓这孙子上朝了,生怕这孙子再奏起事来没完,把朝中的正经事都给耽误。

    总的来说,老朱一直对朱允熥这边的动静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而已。

    不过,即使如此,老朱在得知大孙要开第一次小朝会,还是派了几个太监过来旁听。

    至于他本人,更是早早地结束了大朝会,偷偷熘了过来。

    朱允熥站在会议桌前,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班底,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今天起,他也是有朝堂的人啦!

    “孤先简单地讲几句,你们如果有疑问就可以稍后提问。”

    “商业部今后的重点就是提高产量,增加新产品,兴建新作坊,为咱们太孙府赚更多的银子。”

    “另外,市舶司那边也归你们商业部统管,你们也可以将部分商品卖给海外的藩属国,给大明多多地赚点外汇。”

    “工业部未来重心就一个,使劲地提高钢铁产量,能提多少提多少,未来几十年内,大明的钢铁需求都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都能填进去!”

    “邮政部……”

    朱允熥刚提了“邮政部”三个字,原太子洗马,新晋邮政部尚书的郭城就刷地一下站了起来,表现得非常恭敬。

    朱允熥赶忙朝着他摆了摆手道。

    “坐下!”

    “咱们这边不用那么拘谨。”

    “你今后的工作重心,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出咱们自己的驿站体系。”

    “不拘于陆路和水路,以及海运。”

    “总之一句话,多快好省就是你们邮政部的工作重点。”

    “所谓的多,就是咱们的驿站要多,比大朝廷那边还要多。所谓的快,就是咱们的物流运输速度要优于朝廷。好就不用解释了,省则是双向的,既要压低百姓邮寄物品的费用,又要节省咱们自己的开支。”

    “总之,三年之内能盈利就算你有功!”

    郭城见朱允熥说完了,再次站起来躬身称“诺”,极大地满足了某个口是心非的皇太孙的虚荣心。

    相对来说,教育部的事就简单多了。

    朝廷的府学县学不归他管,高明负责的教育部,实际上就是管几所小学,以及几个只挂了个牌子的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