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逆孙,你还有完没完!-第3/6页





    因此,在一群文武官员的注视下,老朱心里一阵发虚。

    “逆孙!”

    “不得胡言乱语!”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他就是故意胡搅蛮缠呢。现在听到老朱动怒,赶忙熘到一边,朝着陈宗理暗暗呲牙。

    老朱看到大孙这番怪样,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着了这孙子的道。

    他还以为这逆孙转性了,知道不计私利,为朝廷办事了,敢情这孙子想白嫖!

    老朱想到这儿就有点生气了,气大孙太过小气。

    他都是大明的皇太孙了,将来整个大明都是他的,他还跟朝廷分这么清楚干嘛?

    在老朱朴素的价值观里,他是皇帝,他代表朝廷,朝廷就是他的私产。

    因此,他在制定一系列制度之时,从来就没想过公私分明,缺钱就直接从朝廷的库房里拿,朝廷缺钱也从皇宫的库房里搬。

    但老朱知道克制自己的**,加上他崇尚节俭,不喜欢奢靡浪费,因此对于朝廷的财政影响不大。

    然而,他这种公私不分的财政思想,也给后世的大明带来一系列财政问题。

    在老朱之后的皇帝,想要花点钱那叫一个费劲。

    比如说,嘉靖帝的儿子隆庆帝,想给妃嫔们打点首饰,都会被文官们骂奢侈无度。想赏赐别人点东西,也会被文官们驳回。

    至于修个园子,盖个宫殿,那就更麻烦了,只能被文官们骂成桀纣之君。

    后世的皇帝为了不惹这个麻烦,都是直接派太监到各地去收税。

    但这样一来,又催生了矿监、税监等乱政,对大明又造成不小的伤害。

    因此,朱允熥这种公私分明的态度,反而是最适合大明的方式。

    明确规定好什么是皇家的,什么是朝廷的。

    皇家的钱,自然归皇家支配。省的自己的子孙后代,想在宫里盖个凉亭,还得看一群文官的脸色。

    至于朝廷的钱,也不能任由文官们挥霍,得在皇帝的监管下花用才行。

    老朱呵斥了大孙后,目光不善地看向陈宗理。

    “陈宗理,那你来说说,这路还修不修,如果修的话应该怎么修?”

    陈宗理也知道修铁路的好处,他只是不想啥好处都被皇家占着。

    这倒也不是他这般想,而是所有的文臣武将都是这般心思。

    自古以来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权利争夺就没停过。

    老朱在分封诸王的时候,武将勋贵那边也有不小的意见。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朴实,凭啥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平白无故地分给你儿子当封地?

    因此,就分封这件事来说,老朱在朝堂上就很不占理。最后也是他用皇权强行压下反对意见,这才将几个儿子分封出去当藩王。

    陈宗理见老皇帝点了他的名,想了想站出来道。

    “陛下,铁路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修是肯定要修的。”

    “但微臣窃以为,铁路的收益不能全归皇太孙,起码朝廷要占一部分才行。”

    “而且,凡是军国大事,朝廷还可以无偿征用,第一时间保证边军的粮草供应。”

    “这样一来,朝廷就得派出专职官员监察铁路,并有权随时停止和征用铁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