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王到底是怎么死的?-第3/5页





    “太医院?”

    “可是跟疫病相关?”

    “应该是吧……”

    “那就随他折腾吧……”

    老朱撂下这句话,就继续埋头批阅奏折。

    这段时间装病积攒了不少政务,那逆孙也是个偷奸耍滑之辈,整天借口忙活疫病之事,没时间批阅奏折,全都给他这个糟老头子留着呢。

    虽然老朱满腹牢骚,但一想到大孙这段时间都饿瘦了,还是不免有些心疼。

    “去吩咐御膳房,晚上多加几个菜,给咱大孙好好补补!”

    “诺!”

    另外一边,朱允熥去太子府,从吴内官的手里买下太子的起居注,外加彤史两本书,就火急火燎地跑去了太医院。

    太医院里典章俱全,凡是宫里贵人用药,不管是诊脉记录,还是一应药方都保存完好。

    朱允熥在太医院的地位,那可是“至圣先师”级别的,享受着圣人一般的待遇。

    因此,他说要看几个人的医桉,郝文杰立马颠颠地给找了出来。

    朱允熥看向医桉上关于母妃病情的描述,眉毛渐渐深锁起来。

    看着上边的描述,常氏应该是难产后失血过多而亡。

    但她这个拖得时间太久了,前前后后拖了两个月才死。

    如果只是失血过多的话,应该是脸色苍白才对,那这个蜡黄是从何而来?

    还有时而清醒,时而湖涂,梦中呓语不断,眼底布满血丝,健忘,失禁……

    这些症状可是重金属中毒的表现!

    朱允熥怀着怀疑将尝试的医桉推到一边,又打开大哥朱雄英的医桉。

    相对来说,大哥的医桉就简单多了。

    失足落水,惊吓过度。惊季难免,梦中呓语不断,失禁遗失……

    从医桉描述上看,确实跟常氏的死状颇为相似。

    朱允熥又翻开太子的医桉,见上边也有呓语、失禁的记录,心里陡然想到一样东西。

    如果三人都是慢性铅中毒的话,那这事就能解释得通了!

    铅在古代并不罕见,铜钱里就含有不少这东西。

    唐宋时期官方缺铜,大量地铸造铅钱、铁钱,可见这东西从来就不是稀缺品。

    只是古人还没意识到这东西的危害而已。

    郝文杰一直站在朱允熥边上,见他在纸上抄抄写写,且抄写的都是关键地方,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这三本医桉,有两本是他父亲写的,一本是他写的。

    但他们俩只敢写,不敢说。

    很多事情在医家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但涉及到宫闱争斗,哪个臣子敢说?

    因此,他们只能隐晦地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医家的立场。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还违背了医者的良心。因此,他们父子二人,只能在写医桉的时候,故意留下痕迹,以期待明眼人能看出问题。

    朱允熥将誊抄好的医桉拿给葛院判看,葛院判只看了一眼就说道。

    “中毒!”

    “不是水银就是铅,跑不了这两样,或者这两样皆有。”

    “三皇孙,你这是在哪儿抄的医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